老城古鎮 | 拾書所

老城古鎮

$ 306 元 原價 360
2001年3月,阿富汗兩尊歷史悠久、藝術價值極高的巴米揚(Bamiyan)大佛在全世界的震驚中,被炸成了碎塊。相信很多人都不會忘記那驚心動魄的一幕,無論是不是佛教徒,當看到千年石窟佛像頓時崩塌成廢墟時,無不同聲歎息,心痛不已。
 阿富汗塔利班政權瘋狂的毀佛行動,不僅驚動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簡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派員前往關切,更在國際社會中引起強烈的關注和譴責。因為這兩尊大佛具有普世的珍貴價值,是全人類共同的遺產,值得所有地球公民一齊來捍衛珍惜。
 但類似的悲劇,不會只在遙遠的巴米揚小村發生。一觸即發的戰爭、對名勝的不當開發、經濟發展與古蹟保存的矛盾、財務困窘的主管當局對古蹟維護的力不從心等等,稍有差池就會對自然和文化遺產造成難以挽回的傷害。
 基於珍視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的普遍共識,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早在1972年便通過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並成立了「世界遺產委員會」(World Heritage Committee)和「世界遺產基金」(World Heritage Fund),借助國際力量,共同保護這些世界珍貴的資產。
 世界遺產委員會每年召開一次會議,旨在對各國提出的世界遺產申請項目進行嚴格的審核,審核的依據為相關專家事先在申請項目實地所做的考察報告。這些專家主要來自國際古蹟暨遺址委員會(ICOMOS)和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具有一定的公信力。凡經過專家考察認可,並獲得世界遺產委員會審核通過的項目,便能榮登「世界遺產名錄」(World Heritage List),受到〈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所有締約國家的共同保護和維護援助。
 能夠申請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包括文化遺產、自然遺產、自然文化雙遺產和文化景觀四種。被列入的文化遺產都具有歷史、藝術創造性、考古和科學上的獨特性,能代表人類創造天才的傑作,或某一文化傳統或文明的典型;而自然遺產除了出色的自然美景外,還必須具備生物、生態、地質上的獨特性,或在地球演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截至2003年7月為止,全世界128個國家中已有754項世界遺產,其中包括582項文化遺產、149項自然遺產和23項自然文化雙遺產。中國大陸共有包括長城、紫禁城、敦煌莫高窟、蘇州園林、泰山、黃山、九寨溝、雲南三江並流等29項入列。為了宣傳倡導世界遺產保護觀念,我們選出全世界最精采的遺產數十處,依類別編輯成冊。這其中有名城、古鎮,有宮殿、城堡,有教堂、寺廟,有古文明遺址,更有大自然奇景,分佈範圍遍及世界各大洲。每一處均以深入的文字,精彩的圖片作詳盡介紹。內容涉及歷史、藝術、宗教、建築、民俗、考古、都市建設、地理、地質、生物、生態等等,可謂既豐富又有趣,使人觀之不盡。全書最後並附各處實用旅遊資訊及相關網站,方便讀者實地參觀。
 無論吳哥窟、大峽谷,還是秦始皇兵馬俑或法國凡爾賽宮,都是人類文明的極致表現及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令人深深感動。讀者飽覽了這一處處精彩的世界遺產之後,在開闊視野、增長見聞之餘,如果能進一步尊重、欣賞不同民族的文化成就,並對保護世界遺產有些基本認識,就更有意義了。這也是本系列叢書出版的最終目的。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