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縮小意識 | 拾書所

日本人的縮小意識

$ 450 元 原價 450
日本人為什麼愛縮小?

擺在辦公室的迷你盆栽,是把大自然拉到身邊作伴。
一個疊入一個漸漸變小的廚房套鍋,是日本人自古就有的收納智慧。
御飯糰,是縮小可握在手中的便當。
大家愛玩的wii是把運動場搬到客廳。
蒐集一系列小小的公仔,便擁有大大的夢幻世界。
眼睛看到、手中觸摸的都是令人愛不釋手的豆物(小東西),而且越多越好喔!


平安時代日本才女清少納言說「小東西都是可愛的」,歷經千年,依然歷久彌新。
日本人不管是在日常生活、藝術表現、商品,皆想把事物縮小。
縮小不只是按原寸縮小而已,而是想比原樣更加出色。

本書1982年於日本問世,一上市即造成日本社會極大轟動,與《菊花與劍》並列為日本文化論傑作。

芭蕉俳句、枯山水、盆栽、茶道、花道、劍道、握壽司、懷石料理、女兒節人偶、能劇、石庭、家徽、浮世繪、火車便當、御飯糰、收納盒、隨身聽等……
對讀者來說是耳熟能詳的日本文化風貌。對作者來說,則為日本人「縮小」意識表現出的產物。

剖析「小東西」美學經濟的種種感性邏輯。日本人專注「縮小」意識,專注「縮小」的各種變形,悄然內化成文化的精髓,大大影響著當代日本人甚至世界的日常生活、文化創造與經濟運作。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