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大體上分為社會、文化和文學三個部分,從慣習和鄉約分析閩臺文化的同一性和差異性;從地域歷史人群透見閩臺區域社會的一體性;從學術傳布、語言推廣論述中華文化由中心向閩臺的漪動。具體包括:〈明清鄉約制度與閩臺鄉土社會〉、〈試論明清時期的閩臺鄉約〉、〈分爨析產與閩臺民間習慣法〉、〈從劉家謀詩看道咸年間臺灣社會之狀況〉、〈清季駐設福建的外國領館和外國領事〉、〈地域歷史人群研究:臺灣進士〉、〈清代臺灣的幕友〉、〈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與泉州歷史文化研究〉、〈福建協和大學與福建文化研究的學術傳統〉、〈一九四五至一九四八:福建文人與臺灣文學〉、〈魏建功等「語文學術專家」與光復初期臺灣國語運動〉、〈語言的轉換與文學的進程〉、〈文學的周邊文化關係〉等十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