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大戰、一千多萬人的死亡
三個舊帝國的瓦解、大洋兩岸勢力的消長,世界權力格局徹底改觀
而這只是另一場更血腥的衝突的先聲……
恐懼、飢餓、傲慢,以及1914年塞拉耶佛的一聲槍響,引爆了整個世界。歐洲列強紛紛全面動員,傾其全國之力,投入這場前所未見的殘酷血戰。然而,機關槍、重型火砲等新式武器不但沒有帶來勢如破竹的預期效果,反而導致了僵持不下的消耗戰。綿延千里的鐵絲網壕溝陣地,成為列強意志拼搏的角力場。
數以百萬計的軍人在破片四濺、血流成河的泥濘戰場,試圖打出世界新秩序的黎明。戰禍遍及亞歐非三洲,炮火硝煙中超過一千萬人喪生,不僅是人類史上最慘烈的戰爭之一,世界的權力格局也隨之改變。德、奧、俄三大舊帝國紛紛解體,美日兩強從大洋彼端登上舞台。然而這場號稱將結束一切戰爭的戰爭,遺留下的結果竟是下一場更大規模的世界大戰。
本書由英國著名軍事史學家、思想家,並曾親臨戰場的李德哈特所著,詳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整個過程與各方戰略戰術的運用。他不僅完整、詳細的紀錄了一戰,從中擷取的經驗教訓促成他形成了間接攻擊與機械化武裝的思想,直接對二戰與後世帶來深遠的影響。
本書特色
第一次世界大戰百週年紀念版
二十世紀軍事思想巨擘李德哈特巨著
自1930年出版至今,備受專家讚譽、影響歷久不衰的軍事經典
☆最有權威性的見證☆
李德哈特在一戰爆發後就自願從軍,經歷了英軍史上傷亡最慘烈的索穆河會戰,之後擔任《每日電報》、《泰晤士報》軍事記者,也曾負責英軍的訓練、《步兵教練守則》的撰寫、與改組,因此對一戰與當時的軍務皆有第一手掌握。
☆最有影響力的分析☆
歐洲各國在一戰中因劇烈的正面衝突導致極大的死傷人數,李德哈特反省之後進而研擬、鼓吹「間接路線」的作戰方式,其機械化思想甚至對後來德國於二戰中採取的閃電戰術與裝甲戰術有直接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