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1922,普魯斯特 | 拾書所

巴黎1922,普魯斯特

$ 298 元 原價 350
小說之外的現實人生,往往比小說更精采;
《巴黎1922,普魯斯特》追憶普魯斯特一生似水年華、最終也最燦爛的時光。

 1922年的巴黎,「普魯斯特存在的年代」與「普魯斯特消逝的年代」成為當代藝術文化的重要分野,當時的巴黎吸納了來自世界各地拔尖的創作人才,其背後一群愛好藝術、大力襄助文化活動的名流貴族為一重大支柱,富麗酒店正是這段歷史的重要場景。普魯斯特生前一次重大公開露面,5位20世紀初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家:小說家喬伊斯、畫家畢卡索、音樂家史特拉汶斯基和舞蹈家狄亞格列夫以及普魯斯特,在1922年5月的某個晚上於富麗酒店聚首。當時這幾位藝術家的成就都已站上高峰,執藝術界之牛耳,其中又以寫就《追憶似水年華》的普魯斯特聲勢更是如日中天,無奈他的健康狀況也到了無法樂觀看待的地步,在病榻上卻仍持續創作。同年11月18日、富麗酒店的晚宴6個月後,普魯斯特在家中辭世;失去城市最佳書寫者的巴黎,也因時代的挪移,漸漸失去其世界文化最重要基地的地位。

 本書詳實描繪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法國巴黎的華貴、知識文化的高成就和流言、上流人士的醜聞陰謀,作者理查.戴文波特—海恩斯精闢點寫普魯斯特對《追憶似水年華》這部文學史上突破性鉅作所投入的勇氣,其所代表的除了是一個時代的藝術高度,普魯斯特所呈顯的寫作者特質,大師如他也逃不過每位創作者必經的打磨過程。1903、1905年,普魯斯特的父親、母親相繼辭世,對普魯斯特來說,猶然一股生出必須獨立的心情,而無所依恃更可視為一種個人心智的解放。原本未被認真看成是嚴肅作家的普魯斯特,後續專心動筆建構破格長篇《追憶似水年華》,出版後造成廣泛討論。普魯斯特因《追憶似水年華》獲得爆炸性的成功,包括掄下一座龔固爾文學獎,名氣卻也替他帶來巨大的甜美與負擔。理查.戴文波特—海恩斯透過大量資料採集,生動再現時代氛圍,除此之外對普魯斯特寫作的心理狀態亦有極為細膩的捕捉。小說之外的現實人生,往往比小說更精采;透過普魯斯特生命時光的重現,一窺孕育20世紀文化、巴黎的時代風華。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