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得獎主之自我剖白
本書包含十三位傑出人物的生平自述,他們之間有下列三項共同點:首先,都是經濟學家;其次,都曾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第三,都到過德州聖安東尼奧(San Antonio)的三一大學(Trinity University)親自講述個人的生平事蹟。
諾貝爾經濟學獎並非由諾貝爾(Alfred Nobel)本人所設立。一九○一年,依據他的遺囑所設立的獎項只有物理、化學、醫學、文學及和平等五種。諾貝爾希望獎勵的是特殊的成就,而不是傑出的個人。因此,在自然科學方面,諾貝爾獎是對重大「發現」(discovery)、「發明」(invention)以及「改善」(improvement)給獎。一九六八年,瑞典中央銀行為慶祝成立三百週年,出資創設了一個新的獎項:瑞典中央銀行紀念諾貝爾經濟學獎(Central Bank of Sweden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 in Memory
of AlfredNobel),簡稱諾貝爾經濟學獎。此一新設的獎項,基本上是比照原先的諾貝爾獎給獎標準。按照瑞典中央銀行的規定,「此一獎項每年頒發給一位在經濟學上具有傑出貢獻,且其重要性一如諾貝爾在遺囑中所言的人士。」(注一)。
至於這一系列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生平自述演講,是出自本書資深編輯伯烈特(William Breit)的構想,在他個人的學術研究生涯中,曾對美國當代主要經濟學家的生平與思想,投注相當大的心力進行深入的研究、教學以及著述。由於他長期以來對人物的生平及其學術研究過程之間的關聯深感興趣,因此,很自然地會想到提供一個論壇,邀請這些傑出的經濟學家以「我成為經濟學者的演化之路」(My Evolution as an Economist)為題,用自己的語言以及自認為合宜的方式來發表生平自述。這樣的論壇,至少可以保存一些重大經濟研究成果的記錄,有助於?
創見的引發
我們對於一些原創性的觀念由醞釀到終於為同儕所接受的過程,可以說知之甚少。譬如,社會科學的研究內容,有多少是反映了理論創造者的實際生活?一些對他們有影響力的老師及同事,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這些思想家所探討的問題,有多少與個人的背景及當時的經濟與社會問題有關?引導他們發展出創見的最主要力量是什麼?簡而言之,到底是什麼因素促使他們能發現一些引起科學界廣泛注意的研究內容?舉辦這一系列演講背後的重要理由,就是希望能有助於解答上述問題。
但是,要邀請哪些人呢?很明顯地,在預算及時間兩項因素的考量下,我們能夠邀請的人數受到限制,因此名單的選擇基本上必須符合兩項條件,一是宣布獲獎時係任教於美國各大學,二是名單應該力求廣泛,以充分代表經濟學不同的研究領域、分析方法與意識型態。這意味著如果有兩位以上的共同獲獎人,那麼只有一位會受到邀請。一九八三年,我們開始規畫這項活動時,共有十二位諾貝爾獎得主符合第一項條件,但有一位因為重病不克前來。接著我們按照第二項原則進行了難度甚高的篩選,把人數縮小到八位。令我們感到驚喜的是,其中只有一位婉拒了邀
本書初版的內容,是一九八四到八五學年度應邀苛來三一大學發表演講者的講稿彙編。受到此一專案成功的鼓舞,我請求卡爾加德(Ronald Calgaard)校長讓這一系列的演講繼續辦下去。本身也是經濟學家的卡爾加德校長很快地答應了。此後,每年十月宣佈年度得獎人時,我們就對這位新出爐的美國經濟學界的桂冠得主寄出邀請函,請他前來發表自述個人生平的演講。
就在第一階段的系列講座結束後,連續有三位美國的經濟學家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一九八五年是麻省理工學院(MIT)的莫迪里安尼,一九八六年是喬治梅生大學(George Mason University)的布坎南,而一九八七年則是麻省理工學院的梭羅。他們三位都接受了演講的邀請,詳述邁向學術界最高榮譽的歷程。本書一九九○年的第二版就加入了這三場講座的內容。在接下來的四年中,美國的經濟學家又連續獲得諾貝爾獎:一九九○年的夏普(係共同獲獎)、一九九一年的寇斯、一九九二年的貝克(Gary Becker)、及一九九三年的諾斯(係共同獲獎)。他們四?
深入淺出的表達方式
對大部分桂冠得主而言,這樣的邀請是一項高難度的任務。我們並不難理解一個人不樂意公開暢談自己在智識發展上的成就與貢獻。誠如一位受邀者所說:「我不曉得如何在虛偽的謙虛與自誇的吹噓之間掌握分際,這真是壓力重大的事。」除此之外,這些人的專業研究領域具有極高的技術性,沒有受過經濟學訓練的人很難進入他們的世界。然而,我們的演講是對整個社會開放,內容必須能為一般大眾所接受。當然,這樣的要求對其中某些學者是更為困難的。薩繆爾遜及亞羅的貢獻,絕大部分是在數理經濟學的領域,克萊恩、傅利曼、史蒂格勒、托賓、夏普及諾
但不管如何,各位讀者仍可以發現,每一位主講人都用了最淺顯的方式來說明他們在經濟學的貢獻及其重要性。(本書十三篇文章的編排順序,係按照各主講人前來三一大學發表演講的時間先後。)要把握亞羅「不可能理論」(impossibility theorem)的精髓,最輕鬆的方式莫過於親自聆聽(或是閱讀)他本人的現身說法。在談到計量經濟中模型建構(Model building)的概念時,還有什麼能比克萊恩的講演更清楚呢?史蒂格勒對其資訊理論(information theory)的精彩解說,讓每一個對這項豐富而創新的理論感興趣者,都能清楚領略要旨。寇斯對廠商理論以
每一位諾貝爾獎得主的造訪,都獲得難以言喻的成功。現場聽眾之多與理解之深,應該給予最大的肯定與讚揚。有些人甚至長途跋涉,專程來聆聽大師的演講。受邀的經濟學家也都和學生及老師舉行了非正式的會談。在小小的接待室裡、在餐廳裡、在教授休息區端著咖啡、在家庭晚餐等等場合,學生和教授與這些二十世紀最受肯定的經濟學家交換了意見。儘管他們在經濟學界備受肯定,卻毫無傲慢之氣,令所有和他們接觸過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這一系列演講還有一項重要的附帶收穫,那就是讓我們了解,大部分當代經濟學界的頂尖人物,畢竟還是有其身
回顧這些演講的內容,你一定會對當代經濟學巨流中的支流眾多而感到驚訝。各位讀者將會發現:這些支流經常是以不可預期的方式交錯而過;觀點南轅北轍的思想家卻經常是師承相同的老師;在他們學術知識的創新成就上,運氣、毅力與努力,都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另外,這些自傳性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