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與關懷
我和多明尼卡是同學,也是好朋友。在大學時,我們住在同一棟宿舍。朋友們都知道她很喜歡旅行,差不多每個假期都能指望她帶些新鮮的故事回來。但多明尼卡了不起的是,一段旅行之後,她不但有照片、有故事,而且對當地的歷史文化能夠深入了解,甚至用當地語言與人交談。我最進估計,她至少會八種語言。
她寫完《我獨自走完中國》之後,我是最先看到英文手稿的人。她當初寫這本書,只打算在美國出版,但我看完的第一個反應,是華人以會對她的故很感動。所以當學校放假時,我把文章帶回紐約的家。
初識張愛玲
夏濟安先生一九六五年去世時我在堪薩斯州大學教書。過了一年,出我意外地,僅有過一面之緣的陳世驥先生在電話上邀我去接夏先生留下的職位。當時加州大學固然遐邇聞名,它的中國研究中心同樣聲譽卓絕。在台灣念大學時期我就視夏先生為振聲發瞶的導師,對他的學問和品德都很欽佩,他空出的『寶座』在我看來不消說是最好的出處,何況頂頭上司又是陳先生這位學術界前輩,於是連生道謝,毫不猶豫地接受了。
一九六五年或一九六六年初(待查),母校印地安納大學比較文學系主任福倫茲教授要我推薦一為資深中國學者參加他主辦的中西文學關係研討會;我寫信去約夏志清先生,他已做了別的安排,不能分身,結果他輾轉介紹請到了張愛玲。
作者簡介
多明尼卡芭蘭,原籍波蘭,移民美國四年之後,就順利進入哈佛大學社會學系。畢業後又進入哈佛大學研究所,現在是博士班全額獎學金的學生。
劉軒,現為哈佛大學博士候選人,主修心理學,並在哈佛研究所擔任心理碩士班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