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第八屆國家文藝獎得主陳其寬之傳記,從東海大學著名的路思義教堂設計雙包案談起,回顧陳其寬烽火中的流離年少、軍中歲月、美國的求學之路、一手創建東海大學建築系的過程,以及陳其寬在建築與繪畫上的成就。
陳其寬不僅是畫家,亦是傑出的建築師。1921生於北平,1944年畢業於中央大學建築系,後赴美深造獲伊利諾大學碩士,並曾在美國洛杉磯大學藝術系修習工業及室內設計、陶藝、繪畫等課程作。1951年相當戲劇性的進入由華特.葛羅匹斯(Walter Gropius,1880-1968,德國包浩斯創辦人之一)所主持的哈佛大學建築研究所,並加入葛氏之事務所。曾應聘擔任麻省理工學院建築系講師,1954年起受委託規劃東海大學校園,包括路思義教堂之設計。後受邀負責東海大學建築系之創辦,先後擔任建築系系主任(1960-64)與工學院院長(1980-86)。
在建築上,陳其寬既接受現代主義的思潮,又結合自身中國文化的傳統。而在冷調的建築設計之外,陳其寬的水墨畫則融合了中國筆墨意趣及西方現代繪畫之觀念,在其獨特的筆法墨韻運用下,呈現抒情而雅緻的人文趣味,以建築師的美學視野,融入藝術創作中,創造新的繪畫藝術境界。他的繪畫與他設計的路思義教堂一樣,充滿了巧思與靈性,為我們留下彌足珍貴又豐厚的文化資產。
陳其寬不僅是畫家,亦是傑出的建築師。1921生於北平,1944年畢業於中央大學建築系,後赴美深造獲伊利諾大學碩士,並曾在美國洛杉磯大學藝術系修習工業及室內設計、陶藝、繪畫等課程作。1951年相當戲劇性的進入由華特.葛羅匹斯(Walter Gropius,1880-1968,德國包浩斯創辦人之一)所主持的哈佛大學建築研究所,並加入葛氏之事務所。曾應聘擔任麻省理工學院建築系講師,1954年起受委託規劃東海大學校園,包括路思義教堂之設計。後受邀負責東海大學建築系之創辦,先後擔任建築系系主任(1960-64)與工學院院長(1980-86)。
在建築上,陳其寬既接受現代主義的思潮,又結合自身中國文化的傳統。而在冷調的建築設計之外,陳其寬的水墨畫則融合了中國筆墨意趣及西方現代繪畫之觀念,在其獨特的筆法墨韻運用下,呈現抒情而雅緻的人文趣味,以建築師的美學視野,融入藝術創作中,創造新的繪畫藝術境界。他的繪畫與他設計的路思義教堂一樣,充滿了巧思與靈性,為我們留下彌足珍貴又豐厚的文化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