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輪一九四九 | 拾書所

太平輪一九四九

$ 238 元 原價 280
他們聽說,台灣四季如春,物產豐隆,於是許多人變賣家產、攜家帶眷,
擠上這艘航向南方的船舶,尋找一生的太平歲月……

有人帶著期待及仰望的心,卻到不了台灣,
有人因為到了台灣,在這片島嶼活出了精彩人生,
有人因著這艘船,在溫暖的島嶼看見全世界……

大時代中 悲歡離合的真實故事
珍貴史料與照片 重塑歷史現場
橫跨兩岸一甲子 最真實的記憶


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從一九四六年到一九四九年間,大批新移民踏上台灣的土地,加入了台灣新住民的行列。隨著國共兩黨局勢緊張,原來每週定期往返上海與基隆之間的太平輪,就這樣成為人們從上海到台灣的逃難船。他們只聽說台灣四季如春,有甜美的香蕉與鳳梨,於是許多人變賣家產,攜家帶眷想盡辦法,擠上這艘航向南方的船舶,尋找一生的太平歲月。

一九四九年一月二十七日正逢農曆小年夜,黃浦江頭擠滿了人等著上船。而這時太平輪已被沉重的鋼條壓得傾斜。直到傍晚這艘船才啟航,夜裡,為了閃躲宵禁,沒有掛信號燈的太平輪與運煤船建元輪迎面撞上,約莫子夜十二點,船沉沒在浙東舟山海域……在海上漂流的生還者只有三十六名,近千名乘客沉入舟山群島附近,一輩子渡不過黑水溝,也踏不上台灣的港岸。

有人出生在太平輪上;有人一家大半皆死於船難,帶著心痛的記憶過了一生;也有人因為到了台灣,在這片島嶼活出了精彩人生。本書作者採訪了船難生還者、遺腹女、船公司員工後代等,受難者家屬如著名球評家張昭雄、國際知名刑案鑑識專家李昌鈺、知名音樂家吳漪曼、回教聞人常子春等,以及因錯過船班而與死神擦肩而過的經歷,還有搭著其他班次來台的名人也述說著當年的回憶……

時光荏苒六十年,太平輪牽引的生死別離,有如記憶的拼圖,勾勒出大時代的故事。而他們都是台灣的共同記憶!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