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老KANO的回憶:大林之子劉萬來自敘 | 拾書所

一個老KANO的回憶:大林之子劉萬來自敘

$ 213 元 原價 250

當前的台灣社會交通四通八達、Wi-fi幾乎無遠弗屆,很難想像就在六、七十年前,美軍轟炸台灣的期間,就讀於嘉農的學生在空襲警報的下午要從嘉義市跑回大林。就在跑步的當中,轟炸機低空飛過,轟的一聲,一分鐘前好好的建築物、好好的人,一分鐘後就不見了。由於戰爭時期的經濟統制制度,連吃的也要配給。不夠吃的話,拿一些布匹、衣服偷偷地到鄉下換些雞、番薯籤、蘿蔔乾等等,萬一被經濟警察逮到,還要到郡役所接受訊問甚至處罰。
 

除了戰爭期間的見聞外,現年86歲的劉萬來還記述了日本殖民期間的食衣住行與公共衛生方面的改善、公學校學習日語的趣事、大林糖廠的燒水溝仔公共浴場、中學校對體育的重視、到台灣避難的沖繩難民、戰後(光復後)社會的混亂、開放國外觀光後,國校同學招待日本籍老師來台灣旅遊⋯⋯
 

透過劉老師的記述知道,老一輩的台灣人稱香皂為sap-bûn,原來在日治時期製造香皂的公司就叫做「雪文」,後來就以廠牌名「雪文」來指稱香皂。現在,我們知道sap-bûn是借用於法語,可是台灣人是透過日語而學習到這些外來語。其他諸如螺絲起子、鉗子、壓縮機⋯⋯等等也都是透過日語而習得的。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