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道藩以文化人從政,除具政治家之勤慎廉明外,仍不改學者風度。對人和藹可親,富幽默感。平日好學深思,曾著有關學術、文化、政治論文及講稿多種,並譯有《近代歐洲繪畫》一書。公餘對戲劇電影,極為喜愛,提倡不遺餘力。──秦賢次〈張道藩的一生及其對文藝的貢獻〉
張道藩1897年生於貴州。1919年11月以公費留學歐洲,並先後於倫敦大學學院美術部、巴黎法國美術學院深造。1926年返回中國後,加入中國國民黨,為國民政府文化事業與政治宣傳的策劃者。1950年,張道藩隨國民政府遷徙至臺灣,並繼續擔任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內中央組織部秘書等重要黨職。在文學活動的參與上,張道藩曾經受蔣經國的指示,與陳紀瀅、王藍、趙友培等人發起、成立中國文藝協會,還另行成立中華文藝獎金委員會及其機關刊物《文藝創作》,獎勵反共抗俄的優良文藝作品,生產出大批反共文藝(包括反共文學)作品。退休後曾企劃寫出《鴛鴦湖之戀》的劇本,在寫出自傳《酸甜苦辣的回味》後,不幸病倒而擱筆,留下傳奇的一生。
《酸甜苦辣的回味》是張道藩的回憶錄,其中收錄了〈我怎樣的參加中國國民黨〉、〈編導《自救》的經過〉及〈從抗戰到戡亂筆記的片斷〉等三篇長文,都是研究近代史非常重要的文章。為了讓讀者對張道藩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主編蔡登山特徵求文學史料專家秦賢次的同意,將他在大著《現代文壇繽紛錄──作家剪影篇》書中,有關張道藩的一篇重要文章〈張道藩的一生及其對文藝的貢獻〉當作本書之附錄。此篇文章堪稱研究張道藩的重要著作,全篇精彩可期,與原書兩相參照可以得出更貼近事實的觀點,值得典藏。
張道藩1897年生於貴州。1919年11月以公費留學歐洲,並先後於倫敦大學學院美術部、巴黎法國美術學院深造。1926年返回中國後,加入中國國民黨,為國民政府文化事業與政治宣傳的策劃者。1950年,張道藩隨國民政府遷徙至臺灣,並繼續擔任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內中央組織部秘書等重要黨職。在文學活動的參與上,張道藩曾經受蔣經國的指示,與陳紀瀅、王藍、趙友培等人發起、成立中國文藝協會,還另行成立中華文藝獎金委員會及其機關刊物《文藝創作》,獎勵反共抗俄的優良文藝作品,生產出大批反共文藝(包括反共文學)作品。退休後曾企劃寫出《鴛鴦湖之戀》的劇本,在寫出自傳《酸甜苦辣的回味》後,不幸病倒而擱筆,留下傳奇的一生。
《酸甜苦辣的回味》是張道藩的回憶錄,其中收錄了〈我怎樣的參加中國國民黨〉、〈編導《自救》的經過〉及〈從抗戰到戡亂筆記的片斷〉等三篇長文,都是研究近代史非常重要的文章。為了讓讀者對張道藩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主編蔡登山特徵求文學史料專家秦賢次的同意,將他在大著《現代文壇繽紛錄──作家剪影篇》書中,有關張道藩的一篇重要文章〈張道藩的一生及其對文藝的貢獻〉當作本書之附錄。此篇文章堪稱研究張道藩的重要著作,全篇精彩可期,與原書兩相參照可以得出更貼近事實的觀點,值得典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