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文學鼻祖笛福:從商卻破產、寫反動文被關、一部《大疫年紀事》引發社會動盪,《魯賓遜漂流記》作者跌宕起伏的一生 | 拾書所

瘟疫文學鼻祖笛福:從商卻破產、寫反動文被關、一部《大疫年紀事》引發社會動盪,《魯賓遜漂流記》作者跌宕起伏的一生

$ 315 元 原價 350

丹尼爾.笛福是啟蒙時代的英國小說開創者,

創作了不朽巨著《魯賓遜漂流記》,

一般人對他的認知僅限於文學層面。

 

其實,笛福還極度熱衷社會改革,

曾因撰寫反諷政府的小冊子受當局迫害,

出獄後的他當起了政治寫手,創辦時事評論雜誌,

甚至成為「間諜」,負責收集祕密情報……

 

年輕時試圖經商致富,不料竟導致破產;

晚年經歷馬賽瘟疫後,提筆寫下《大疫年紀事》,

該書一出版,引發英國社會一片譁然……

 

笛福就像他筆下的荒島勇士,在未知的道路上積極冒險闖蕩,

無論面臨什麼樣的挫折困頓,都能冷靜憑藉自己的智慧克服。

 

不信奉國教的「殉道者」 

笛福曾為威廉三世的親信,1702年威廉三世過世,安妮女王上位,

《對付反對者最簡便的方法》問世,猛烈抨擊托利黨迫害不同教派,

其辛辣程度可見一斑,引發當局不滿,建議女王發布通緝令追捕,

而本應為「盟軍」的非國教徒,竟也沒有領悟出文中的幽默感。

 

「如果每一個參加非國教派祕密集會的人,都要面臨被驅逐出境的命運,而那些非國教徒的牧師則會遭受絞刑,那麼我們就能看到這個故事的最終結局——他們將會全部皈依我們的教會,在不到一代人的時間裡,我們這個國家就只會存在一種宗教。」

 

《魯賓遜漂流記》一炮而紅,社會評論者成為知名小說家

笛福本質上是個新聞寫手,他的文章多為時事評論,

正因如此,笛福總是能準確捕捉民眾的焦點和輿論風向,

並「順風」讓自己啟航,再根據「風向變化」調整航線。

在他的著作中,純文學的比重並不高,大部分都是順應時勢而作,

每當一個重要人物去世,或者社會出現什麼重大事件,

無論其中涉及政客、犯人或神職人員,笛福總會想辦法搭上話題,

比如《與梅斯納格先生祕密談判備忘錄》、《大疫年紀事》,

而《魯賓遜漂流記》也源於他對亞歷山大.塞爾科克真實冒險的紀錄。

 

笛福的品格爭議,單純受金錢驅使還是真有骨氣?

笛福生前創作了約250本書和宣傳冊,有署名的卻寥寥無幾,

這也增加了後世在搜尋笛福資料時,往往有張冠李戴的嫌疑,

某些作品究竟是不是出自笛福之手,至今仍飽受爭議。

許多笛福傳記的作者對笛福的評價並不夠公正客觀,

形容他只是一個見風使舵、自私自利的「御用」文人。

本書收錄豐富的文獻書信,從生成背景與時代環境剖析,

深刻還原笛福的核心思想,為讀者重現更立體飽滿的一代小說家。

 

特別收錄:

維吉尼亞.吳爾芙評笛福

維吉尼亞.吳爾芙評《魯賓遜漂流記》

 

本書特色

 

丹尼爾.笛福(Daniel Defoe, 1660~1731)是英國小說家、新聞記者、政治間諜,世界名著《魯賓遜漂流記》、《大疫年紀事》作者,被譽為「歐洲小說之父」、「英國小說的奠基者」。熱衷於社會改革,批判君權神授、捍衛自由政府,曾因撰寫諷刺小冊子得罪當局而入獄,但他依舊堅持理想,將滿腔抱負化作文字,成為觸動人心的力量。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