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的題材一向予人重複之感,同一故事往往在各個劇種中都會出現,似乎較無創意。然而戲曲題材的重複性,是中國敘事傳統與戲曲體制發展碰撞下的必然結果,甚至是時代特色的反照(同一時代常出現相同類型的故事),釐清此一現象,將有助於了解古典戲曲的特色。
再者,即便是相同故事,在不同時代、不同劇種以及不同劇作家的筆下,也有著同中有異的奧妙,這就牽扯到個人的思維、體悟、才力、寫作目的等考量,如果能仔細分析,就可拆解戲曲的諸多樣貌,還原戲劇反映人生、凸顯人生的本來面貌。
本書嘗試從巴赫汀(Mikhail M. Bakhtin,1895-1975)的「對話」(dialogic)觀點切入,探討戲曲編劇從改編到原創的多重面向,並選擇不同類型的改編和原創作品作深入的分析,再加以整合作出結論,有別於歸納式、概論式的論述。
再者,即便是相同故事,在不同時代、不同劇種以及不同劇作家的筆下,也有著同中有異的奧妙,這就牽扯到個人的思維、體悟、才力、寫作目的等考量,如果能仔細分析,就可拆解戲曲的諸多樣貌,還原戲劇反映人生、凸顯人生的本來面貌。
本書嘗試從巴赫汀(Mikhail M. Bakhtin,1895-1975)的「對話」(dialogic)觀點切入,探討戲曲編劇從改編到原創的多重面向,並選擇不同類型的改編和原創作品作深入的分析,再加以整合作出結論,有別於歸納式、概論式的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