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以此書迴向給所有迷失在「宗教」與「思想」之間的人
文本以德國存在主義學者海德格的Mitdasein來檢視泰耶與烏金噶瑪巴「同在」的真正意義,甚至是人類唯有在認知他人的存在與影響時,才能感知自身存在的真實性──雖然認知他人的存在與影響,但從未放棄「自我」的完整性──所以在先天上,個人其實先接受羣體究竟是一個甚麼樣的存在以及這個羣體的存在將如何決定自我的存在,「此在故彼在」的「即在」觀念也就形成了,然後「能所」就整個被融合進去,而「能所」彼此互證,則為「鏡像」。這個「自、眾」彼此「同在」是中文象形字「者」的內核義理。
從「孔雀信」到「泰耶與烏金噶瑪巴的合體認證」,「本質先於存在」的現象幾經起落,但最後還是回歸「存在先於本質」的論證。這當然是因為「先驗存在」不易掌握,一為「俱起」,一為「時輪」;換句話說,泰耶與烏金噶瑪巴合體以後,兩者只能俱起,而且其作為鏡像而存在時,泰耶即烏金,烏金即泰耶,或泰耶因烏金的存在而存在、烏金因泰耶的存在而存在。
這個為了逃避不同語境的尷尬就是《無何有之身》以小說處理「存在主義」論述的基本原因,因為泰耶噶瑪巴曾經說過,他的「還俗娶妻」將會有美麗的事情發生,其因乃泰耶與烏金噶瑪巴合體以後,論證「本質先於存在」的「宗教思想」是噶瑪巴的合體認證所不能闡釋的創見。
文本以德國存在主義學者海德格的Mitdasein來檢視泰耶與烏金噶瑪巴「同在」的真正意義,甚至是人類唯有在認知他人的存在與影響時,才能感知自身存在的真實性──雖然認知他人的存在與影響,但從未放棄「自我」的完整性──所以在先天上,個人其實先接受羣體究竟是一個甚麼樣的存在以及這個羣體的存在將如何決定自我的存在,「此在故彼在」的「即在」觀念也就形成了,然後「能所」就整個被融合進去,而「能所」彼此互證,則為「鏡像」。這個「自、眾」彼此「同在」是中文象形字「者」的內核義理。
從「孔雀信」到「泰耶與烏金噶瑪巴的合體認證」,「本質先於存在」的現象幾經起落,但最後還是回歸「存在先於本質」的論證。這當然是因為「先驗存在」不易掌握,一為「俱起」,一為「時輪」;換句話說,泰耶與烏金噶瑪巴合體以後,兩者只能俱起,而且其作為鏡像而存在時,泰耶即烏金,烏金即泰耶,或泰耶因烏金的存在而存在、烏金因泰耶的存在而存在。
這個為了逃避不同語境的尷尬就是《無何有之身》以小說處理「存在主義」論述的基本原因,因為泰耶噶瑪巴曾經說過,他的「還俗娶妻」將會有美麗的事情發生,其因乃泰耶與烏金噶瑪巴合體以後,論證「本質先於存在」的「宗教思想」是噶瑪巴的合體認證所不能闡釋的創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