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歸夢土:記一段身不由己的旅程
後來,當我坐在黑暗的戲院觀賞胡士托風波時,總不時在那些波西米亞式的西方青年臉上,閃現出另一群來自台灣留學生的面孔。那些出於善良人性的純真輕盈,對比那些亞洲臉孔上感時憂國、認同迷惘的陰鬱。何時有部電影也來說說這些離散的故事?
他們可能是白先勇、楊牧,也可能是劉大任或郭松棻。對於這股全球性的青年反戰風潮,大部分的亞洲面孔選擇遁入學術世界,而像郭松棻這樣一個土生土長的台灣人,卻毅然放棄了博士學位,為了紅色中國拋頭顱、灑熱血,投身釣運的左翼之火而終至焚身,成為一輩子遙望夢土的黑名單……
郭松棻,台灣大稻埕人,生於1938年的日治時代,父親為知名膠彩畫家郭雪湖。1958 年從台大哲學系轉入外文系就讀,與白先勇等人同窗。1966年赴美深造,3年後在柏克萊大學取得比較文學碩士。此時,隨著釣魚台爭議日增,遂在美國校園的反戰風潮中逐漸左傾親共,投入海外保釣運動,也因此被國民黨政府列入黑名單。這樣一位台灣人,當時深為社會主義中的人道精神吸引,在理想主義的熱血中,寄希望於想像的紅色中國,然而,在 1972年實際造訪中國後,卻驚覺與自己理想中的紅色中國相距太遠。
此時,夢土已無可歸,人生也脫離常軌,一切犧牲、激昂換來的竟是一場騙局。人無法憑藉一己之意志扭轉時代,卻總被時代拋入身不由己的人生。其後,郭松棻脫離釣運,重新思索,陷入崩潰的低潮,幾年後,步入中年的他才開始正式提筆寫作,晚了他那些台大同窗幾十年,結果一出手卻驚為天人,是少見的、用現代主義筆法描摹台灣人離散經驗的小說家。那些說不出口的低迴、不願與外人道的糾結,終於在精簡詩意的字裡行間得到釋放。
隨著台灣的逐漸民主化,郭松棻與妻子李渝(也是一位知名小說家),輾轉透過台灣友人的幫助,可望重新取得護照,正式重返夢土定居。然而,2005年7月,就在落葉將要歸根之際,小說家終於不堪多次中風而倒下,幾乎同一天,遠在台灣的《印刻》文學卻正以他為封面人物,隆重地讓他重回讀者面前。
小說家終於結束了身不由己的旅程,身葬異鄉,魂歸夢土。
這篇小文其生也晚,小說家看過之後,未及詳加討論即離也,但我知道,小說家是有許多話想說的。小說家的生命旅程雖然結束,但如何更妥貼地理解那些留傳下來的文字,才正是另一段旅程的開始,需要更多研究者、讀者同行,因此這本論文的出版,只是一個起點。
本書共分七章,旨在探討郭松棻作為一位後殖民情境下成長的台灣作家,作品中的寫作動力、身份觀、以及在文學史中的意義。
其中,分為三大部分來探討郭松棻的思想與文學。
首先,本論文在第二章重新回顧作者生平,藉此瞭解作者所謂「台灣人背景」的具體意涵。其次,本論文的第三、四章,以郭松棻早年發表的各種評論為材料,勾勒作者在 1983年發表創作之前,在政治理想與國族認同上一再挫敗的過程。最後,本論文的第五、六章分別以「陰性書寫」與「文化身份」作為新的詮釋框架,探討作者如何透過書寫反省身份認同的挫敗與重生。從「陰性書寫」的角度觀之,郭松棻的作品是在前半生的認同挫折之後,一連串透過書寫釋放壓抑、自我治療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作者試圖掙脫帶有陽具中心的象徵體系,以求得主體在身份觀上的最大解放;而從「文化身份」的角度觀之,郭松棻的作品一方面非常細緻地處理了台灣人在後殖民情境下,在台、中、美、日多重文化身份中的矛盾心情,另一方面也摒棄了一般意義下的國族認同,而形成了作者自己獨特的的身份觀。
基於上述三大部分的探討,本論文在結論中針對郭松棻作品在文學史上的成就做出三個定位:
首先,從八○年代的台灣「政治文學」熱潮觀之,在多數作家急於塑立國族認同的同時,郭松棻的作品卻相反地對國族認同的本質提出質疑。其次,從「母親意象」的角度觀之,在後殖民書寫策略中,男性作家往往透過母親形象的塑造來建構一種穩定的國族認同,然而郭松棻的作品卻透過「母親意象」刻劃了後殖民主體在各種殖民話語割裂下,認同不穩定的痛苦,呈現了台灣人在認同之路上坎坷陰鬱的面向,而非光明樂觀的新民族謳歌。最後,從「離散書寫」的角度觀之,在海外作家形成的「移民文學」中,郭松棻的作品以「失語症」的隱喻深刻地觸及了「台裔美國人」在身份認同上的處境,有別於白先勇筆下的「吳漢魂」,不但道出台籍移民在美國的認同危機,更像徵性地突顯了台灣在中美兩大文化勢力間的失語處境。
最後,由於本論文完成於2004年而出版於2010年,兩版本稍有改動,除了在維持原意下精簡部分內容之外,其餘改動的部分將以附註的形式加入,希望依舊保持2004年的論文主體,也做為一個旅程的紀念。
異鄉,有很多種形式。
夢土,有很多種定義。
在異鄉與夢土之間,小說家的肉身已然消逝。而這本小論當可做為一首小小的安魂曲,希望小說家魂歸夢土,重新活在更多書迷的記憶中,那將是他永遠安居的好所在……
後來,當我坐在黑暗的戲院觀賞胡士托風波時,總不時在那些波西米亞式的西方青年臉上,閃現出另一群來自台灣留學生的面孔。那些出於善良人性的純真輕盈,對比那些亞洲臉孔上感時憂國、認同迷惘的陰鬱。何時有部電影也來說說這些離散的故事?
他們可能是白先勇、楊牧,也可能是劉大任或郭松棻。對於這股全球性的青年反戰風潮,大部分的亞洲面孔選擇遁入學術世界,而像郭松棻這樣一個土生土長的台灣人,卻毅然放棄了博士學位,為了紅色中國拋頭顱、灑熱血,投身釣運的左翼之火而終至焚身,成為一輩子遙望夢土的黑名單……
郭松棻,台灣大稻埕人,生於1938年的日治時代,父親為知名膠彩畫家郭雪湖。1958 年從台大哲學系轉入外文系就讀,與白先勇等人同窗。1966年赴美深造,3年後在柏克萊大學取得比較文學碩士。此時,隨著釣魚台爭議日增,遂在美國校園的反戰風潮中逐漸左傾親共,投入海外保釣運動,也因此被國民黨政府列入黑名單。這樣一位台灣人,當時深為社會主義中的人道精神吸引,在理想主義的熱血中,寄希望於想像的紅色中國,然而,在 1972年實際造訪中國後,卻驚覺與自己理想中的紅色中國相距太遠。
此時,夢土已無可歸,人生也脫離常軌,一切犧牲、激昂換來的竟是一場騙局。人無法憑藉一己之意志扭轉時代,卻總被時代拋入身不由己的人生。其後,郭松棻脫離釣運,重新思索,陷入崩潰的低潮,幾年後,步入中年的他才開始正式提筆寫作,晚了他那些台大同窗幾十年,結果一出手卻驚為天人,是少見的、用現代主義筆法描摹台灣人離散經驗的小說家。那些說不出口的低迴、不願與外人道的糾結,終於在精簡詩意的字裡行間得到釋放。
隨著台灣的逐漸民主化,郭松棻與妻子李渝(也是一位知名小說家),輾轉透過台灣友人的幫助,可望重新取得護照,正式重返夢土定居。然而,2005年7月,就在落葉將要歸根之際,小說家終於不堪多次中風而倒下,幾乎同一天,遠在台灣的《印刻》文學卻正以他為封面人物,隆重地讓他重回讀者面前。
小說家終於結束了身不由己的旅程,身葬異鄉,魂歸夢土。
這篇小文其生也晚,小說家看過之後,未及詳加討論即離也,但我知道,小說家是有許多話想說的。小說家的生命旅程雖然結束,但如何更妥貼地理解那些留傳下來的文字,才正是另一段旅程的開始,需要更多研究者、讀者同行,因此這本論文的出版,只是一個起點。
本書共分七章,旨在探討郭松棻作為一位後殖民情境下成長的台灣作家,作品中的寫作動力、身份觀、以及在文學史中的意義。
其中,分為三大部分來探討郭松棻的思想與文學。
首先,本論文在第二章重新回顧作者生平,藉此瞭解作者所謂「台灣人背景」的具體意涵。其次,本論文的第三、四章,以郭松棻早年發表的各種評論為材料,勾勒作者在 1983年發表創作之前,在政治理想與國族認同上一再挫敗的過程。最後,本論文的第五、六章分別以「陰性書寫」與「文化身份」作為新的詮釋框架,探討作者如何透過書寫反省身份認同的挫敗與重生。從「陰性書寫」的角度觀之,郭松棻的作品是在前半生的認同挫折之後,一連串透過書寫釋放壓抑、自我治療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作者試圖掙脫帶有陽具中心的象徵體系,以求得主體在身份觀上的最大解放;而從「文化身份」的角度觀之,郭松棻的作品一方面非常細緻地處理了台灣人在後殖民情境下,在台、中、美、日多重文化身份中的矛盾心情,另一方面也摒棄了一般意義下的國族認同,而形成了作者自己獨特的的身份觀。
基於上述三大部分的探討,本論文在結論中針對郭松棻作品在文學史上的成就做出三個定位:
首先,從八○年代的台灣「政治文學」熱潮觀之,在多數作家急於塑立國族認同的同時,郭松棻的作品卻相反地對國族認同的本質提出質疑。其次,從「母親意象」的角度觀之,在後殖民書寫策略中,男性作家往往透過母親形象的塑造來建構一種穩定的國族認同,然而郭松棻的作品卻透過「母親意象」刻劃了後殖民主體在各種殖民話語割裂下,認同不穩定的痛苦,呈現了台灣人在認同之路上坎坷陰鬱的面向,而非光明樂觀的新民族謳歌。最後,從「離散書寫」的角度觀之,在海外作家形成的「移民文學」中,郭松棻的作品以「失語症」的隱喻深刻地觸及了「台裔美國人」在身份認同上的處境,有別於白先勇筆下的「吳漢魂」,不但道出台籍移民在美國的認同危機,更像徵性地突顯了台灣在中美兩大文化勢力間的失語處境。
最後,由於本論文完成於2004年而出版於2010年,兩版本稍有改動,除了在維持原意下精簡部分內容之外,其餘改動的部分將以附註的形式加入,希望依舊保持2004年的論文主體,也做為一個旅程的紀念。
異鄉,有很多種形式。
夢土,有很多種定義。
在異鄉與夢土之間,小說家的肉身已然消逝。而這本小論當可做為一首小小的安魂曲,希望小說家魂歸夢土,重新活在更多書迷的記憶中,那將是他永遠安居的好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