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集2003年至2010年的十一篇散文,分為“台北的記憶洶湧澎湃”
以及“英國的天氣陰晴不定”。
〈台〉收錄的四篇散文:〈潮汐靜止之處〉、〈從四百擊到一○一──給楚浮的一封信〉〈築夢者──2003/4秋冬電影筆記〉、〈許多許多年以前,許多許多年以後〉,乃作者兩度訪問台灣期間所撰寫的篇章,篇章以台北為基地,思考文化、電影、教育等課題,并廣及華語文化圈,尤其是中文在新加坡的處境,觀察入微,反省深刻,乃新加坡作家中少見兼具知性思維、理性批判和感性情懷的作品。
而〈英〉收錄的七篇散文:〈格蘭騫士德〉、〈啟程,以及抵達的謎團〉、〈遠方〉、〈拂雪〉、〈冬季的遊牧者〉、〈仲夏夜〉、〈慢走〉,為作者旅居英國、踏上學術生涯的心路歷程。 這系列文章可稱之為「與青年學者的對話」,以在劍橋唸研究所的學生為對象,進行一系列關於學問、知識和研究生活的討論。其中寫景部分尤其細膩,呼應寫〈再別康橋〉的徐志摩,從四季的氣候到景物的變化,絲絲入扣,引人入勝。
以及“英國的天氣陰晴不定”。
〈台〉收錄的四篇散文:〈潮汐靜止之處〉、〈從四百擊到一○一──給楚浮的一封信〉〈築夢者──2003/4秋冬電影筆記〉、〈許多許多年以前,許多許多年以後〉,乃作者兩度訪問台灣期間所撰寫的篇章,篇章以台北為基地,思考文化、電影、教育等課題,并廣及華語文化圈,尤其是中文在新加坡的處境,觀察入微,反省深刻,乃新加坡作家中少見兼具知性思維、理性批判和感性情懷的作品。
而〈英〉收錄的七篇散文:〈格蘭騫士德〉、〈啟程,以及抵達的謎團〉、〈遠方〉、〈拂雪〉、〈冬季的遊牧者〉、〈仲夏夜〉、〈慢走〉,為作者旅居英國、踏上學術生涯的心路歷程。 這系列文章可稱之為「與青年學者的對話」,以在劍橋唸研究所的學生為對象,進行一系列關於學問、知識和研究生活的討論。其中寫景部分尤其細膩,呼應寫〈再別康橋〉的徐志摩,從四季的氣候到景物的變化,絲絲入扣,引人入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