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小說
「北京法源寺」以具象的、至今屹立的古廟為縱線,以抽象的、煙消雲散的歷朝各代的史事人物為橫剖,舉凡重要的主題:生死、鬼神、僧俗、出入、仕隱、朝野、家國、君臣、忠奸、夷夏、中外、強弱、群己、人我、公私、情理、常變、去留、因果、經濟等等,都在論述之列。這種強烈表達思想的小說,內容豐富自是罕見的。
為什麼罕見?因為「北京法源寺」是歷史小說。一般歷史小說只是「替楊貴妃洗澡」、「替西太后洗腳」等無聊故事,「北京法源寺」卻全不如此。它寫的重點是大丈夫型的人物。這是一部陽剛的作品,嚴格說來,書中只有一個女人,並且還是個壞女人,其他全是男性的思想與活動。它寫男性的豪俠、男性的忠義、男性的決絕、男性的悲壯。但它並不歧視女人,從光緒的珍妃的哀怨、到譚嗣同的閏妻的死別,都可反映出這些,只是它的主題不止於男女之情而已。
「北京法源寺」中的史事人物,都以歷史考證做底子,它的精確度,遠在歷史教授們之上。在做好歷史考證後,盡量刪去歷史中的偽作,而存真實。不過,為了配合小說的必要,在刀口上,我也留下關鍵性的可疑文獻,甚至還有將錯就錯之處。大體說來,書中史事都盡量與歷史符合,歷史以外,當然有大量本著歷史背景而出來的小說情節,但小說情節也時時與史事掛釣,其精度,別有奇趣。清朝史學家說「中有苦心而不能顯」、「中有調劑而人不知」,大率類此。史事以外,人物也是一樣。能確有此人、真有其事的,無不求其符合。除此以外,當然也有塑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