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肇松文集:凝視台灣 | 拾書所

黃肇松文集:凝視台灣

$ 298 元 原價 350
凝視台灣匯聚信心

作者的新聞生涯,始自1982 年在紐約參加《美洲中國時報》的創刊,發揮於1980 年代中期至21 世紀頭幾年。在這個跨世紀的大時代,遇到台灣民主化波濤壯闊的發展以及兩岸前所未見的接觸交流。而這兩件跨世紀的大事,又有密切因果關係,本書所集,就是這個階段作者針對台灣政局發展、兩岸關係、港澳主權回歸及台灣社會的未來或寫、或評、或訪、或談的文字紀錄——紀錄了大時代驚天動地的變化,也紀錄了庶民溫馨自得的生活情趣。

台灣社會發展關鍵的1987 年1987 年是台灣政經社會發展劃時代的一年,也是媒體界突破發展的一年,蔣經國總統在生命的最後時光,先是在這年年初宣佈解除「報禁」,7 月間解除「戒嚴」。11月宣佈開放老兵赴大陸探親(其後一路演進,水到渠成,由探親發展觀光、旅遊、成親成家及經商設廠),蔣先生於翌年1 月13 日與世長辭,這幾項重大決策相激相盪匯聚成台灣政治改革的高潮,打造了台灣的信心,型塑了新世代的民主文化發展,也開啟兩岸交流之門。

作者當年工作的《中國時報》在這一年6 月把我從紐約調回台北總社,準備接任總編輯,我參加了報紙由原來受限制的三大張擴充為六大張、八大張,乃至十大張、十二大張的擴版規劃,篇幅大幅增加,內容自由調配,批判火力加強;但若干媒體對記者編輯訓練不足,資源配備趕不上擴張速度,報導有時失真,評論亦不免偏差,社會上有人以「娛樂業」、「製造業」,甚至「屠宰業」來形容媒體工作,其中有值得新聞界深刻檢討之處,但是,總體而論,從1980 年中期開始,媒體在推動改革、傳播資訊、擴充視野和追求專業上所作的努力和貢獻,不容抹煞。

舉一個作者本身體驗的實例來說明,1988 年初,作者開始擔任《中國時報》總編輯,目睹台灣社會波瀾壯闊的發展,政治民主化、經濟自由化、文化人文(精神)化、社會多元化、男女平權化及族群平等化,導致各項運動風起雲湧,造成工運、學運、農運、社運、婦運的勃興,環保及消費者保護運動隨之,甚至夜宿街頭的無殼蝸牛(無房者)運動,搶救母語運動及退伍老兵要求政府早日兌現「戰士授田證」運動,也在社會注目下,理直氣壯的展開。

在民主先進國家,這些運動是歷經數十年,甚至一兩個世紀慢慢演進發生,但台灣幾乎是在解嚴之後,同時出現。有些媒體主管面對如巨浪來襲的種種運動,擔心動輒得咎,不免保守對待,但作者仍期勉編採寫同仁據實報導、公正評論,且需切中時弊,督促政府改革。我自已也根據這個原則,撰文論述或安排專訪、主持電視辯論,較為重要的論述收錄於本書「卷一」。

陪伴台灣走向民主,是我自覺沒有白費青壯歲月的欣慰之處。謝謝所有與我同行的老同事、老夥伴。

台灣以十足信心開啟兩岸交流之門

民主化的完成,社會改革的蓬勃推動,讓台灣人民對於開啟與大陸的接觸,有了信心,逐漸展開行動。作者在紐約工作期間,偶而回台公差,單趟要飛20 多小時,仍感覺「很近」,因為來往方便;台北北京直飛只需三小時,卻感到北京有如在另一個世界。兩岸交流大門打開之後,雖要經香港轉機,但北京已是「近得不得了」。兩岸媒體的交流也開始了。而在漫長的新聞工作歷程中,除了為台灣民主化發展盡媒體一份子的言責,作者自認另一項著力甚深的「工程」是,為兩岸的新聞及文化交流盡了些心力。

在台灣解嚴之前,報紙對大陸新聞的處理,是壓在報紙的角落裡,而且泰半為負面新聞,當時大陸報紙對台灣新聞的處理,應該也是如此。政府開放探親之後,我隨即在《中國時報》編輯部成立「大陸新聞中心」的一級單位,以新聞價值考量,而不用政治角度,來處理大陸新聞,並且開始派記者到大陸的新聞現場作實地採訪及報導。

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應當是20 年前具有歷史意義的採訪,1990 年秋,在台灣開放大陸探親之後兩年,兩岸民間往來日趨頻繁,有待解決的問題也逐漸浮現,若干美日政客熱衷為兩岸傳話,作者認為應直接訪問中國國家主席,也是當時中共中央「對台工作小組」召集人楊尚昆。經副總編輯兼大陸新聞中心主任俞雨霖前來北京接洽安排,作者率同中國時報採訪團,於1990 年9 月24 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進行專訪。楊尚昆提出「同胞不會打自己同胞」、「統一沒有時間表,但要開始溝通」。

作者認為這次訪問特具重要性,不僅是因為訪問對象特殊,更重要的是,楊主席的談話要點,在1994 年千島湖慘劇發生之前,一直是兩岸關係的基調。美國國務院於1990 年9 月26 日分送給白宮(當時美國總統為老布希)及相關行政部門的「全球輿情簡報」,也直言:「這是一項值得特別注意的訪問」。其後,還陸續專訪上海市委書記吳邦國(現任中共人大主席)、福州市委書記習近平(現為中國國家副主席)及海協會會長汪道涵(已歿)。

此外,作者及《中國時報》同仁還主辦了兩岸新聞交流的若干第一次。包括新華社記者首度赴台的參訪團(1992年由總編輯南振中率領)及中國新聞社第一個訪台團(1992年由社長諸有鈞率領)。估計從1991 年到2008 年6 月作者從《中國時報》退休,其後轉往中央通訊社工作迄2009 年底為止,作者接待過的大陸各地媒體訪問團及新聞學術參訪團超過兩百個。其中,印象深刻的是,1991 年8 月,新華社記者范麗青和中新社記者郭偉峰申請來台採訪「閩獅漁事件」,《中國時報》受託協助邀請,同時協助安排入台事宜。8 月12 日兩位記者來台,具體實現了兩岸新聞採訪的雙向化,在此之前是台灣記者前往大陸的單向採訪。

「春江水暖鴨先知」,兩岸媒體能正常交流,則其他方面的交流也才能落實。有關作者「放眼大陸」的紀錄,收錄於本書「卷二」。「卷三」則是1997 年、1999 年港、澳主權移交,作者都親率採訪團前往採訪,並撰文紀錄直擊印象。

以更開闊的胸襟,營建更堅定的信心

台灣早期以逐步開放的經濟政策,打造了「四小龍」之一的經濟奇蹟;其後又以政治上的開放,打造了由里長到總統都是公民直選的全民民主政治。台灣政經社會的正常發展,營建出與中國大陸接觸交往的信心。在「全球化」(globalization)襲捲國際的當下,台灣應汲取以往經驗,以更開闊的胸襟和更開放的政策,厚植競爭力,調動全民活力,營建更堅定的信心。

作者能處身世紀交替的大時代,已感幸運;而在此驚天動地的變局中,能長期從事與時代脈博緊緊相貼的新聞工作,更為難得。本諸媒體人無可旁貸的職責,對台灣社會、教育、文化、藝術、媒體如何發展,以提振台灣的「軟實力」,本書「卷四」收錄近作短評六十篇,略盡媒體人的言責。

黃肇松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