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嶼的憂愁,亦是詩人的憂愁
苦難是痛苦的,花是美麗的
祝福內心充滿愛與信心的倖存者──
在台灣的這塊土地上,有詩同行
十六位詩人,沿著濁口溪、荖濃溪、楠梓仙溪等三條溪流,深入踏訪災區最深處,觸及災區裡受創的身心,親眼目睹天地之間的殘缺,印證大高雄人在默默重建的厚實身影。由十六位詩人書寫成的近百首詩作,譜成天地裡最撼動人心的安魂曲,療癒和撫慰浮動受創的人心。這些詩作廣泛記錄災變的始末,重建的艱辛,對生態人文的深刻反思,更描繪災民們愈挫愈勇的心路歷程。詩人們真真實實走入災區,面對殘岩危石,見證災區銳變後的聚落風貌,一筆筆醮寫著災區裡沉殿出的生命汁液,創發出鏗鏘有力的詩行歌吟。
透過文學家的感知與藝術手法的轉化,呈現高雄在風災後的人文與地景風貌變化,特別是居民內心隱而不顯的情感面向,透過閱讀產生同情共感的情感觸動,不分彼此、不分地域、不分種族,對於他人的痛苦不再只是旁觀者的角色,災害讓我們面對共同的艱難,凝聚生命一體的同舟共濟感,重新省視人與人、人與土地的情感連結關係。
苦難是痛苦的,花是美麗的
祝福內心充滿愛與信心的倖存者──
在台灣的這塊土地上,有詩同行
十六位詩人,沿著濁口溪、荖濃溪、楠梓仙溪等三條溪流,深入踏訪災區最深處,觸及災區裡受創的身心,親眼目睹天地之間的殘缺,印證大高雄人在默默重建的厚實身影。由十六位詩人書寫成的近百首詩作,譜成天地裡最撼動人心的安魂曲,療癒和撫慰浮動受創的人心。這些詩作廣泛記錄災變的始末,重建的艱辛,對生態人文的深刻反思,更描繪災民們愈挫愈勇的心路歷程。詩人們真真實實走入災區,面對殘岩危石,見證災區銳變後的聚落風貌,一筆筆醮寫著災區裡沉殿出的生命汁液,創發出鏗鏘有力的詩行歌吟。
透過文學家的感知與藝術手法的轉化,呈現高雄在風災後的人文與地景風貌變化,特別是居民內心隱而不顯的情感面向,透過閱讀產生同情共感的情感觸動,不分彼此、不分地域、不分種族,對於他人的痛苦不再只是旁觀者的角色,災害讓我們面對共同的艱難,凝聚生命一體的同舟共濟感,重新省視人與人、人與土地的情感連結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