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的墓誌銘
在地球的另一端度過望鄉的歲月時,我嚐忍不住回顧閣樓時代的那位少年。在海外完成的詩與散文,不免帶有緊張與憤忿之氣,偶爾也沾染了幾許悲涼。守住城市燈光與星光的樓頭時,我從未預見到自己的靈魂有一天會淪落到愁苦與浮盪的地步。每個文學生命是不可能停留在最初的階段,它被折磨,被鍛鑄,終於構成了今日的完整與殘缺。
我不是忠誠的詩人,或著說,我不是忠誠的作者。怯於進行抽象的思維,過於崇拜詩的形式,往往使年少的我不敢多做詩的嚐試。最早寫出的散文,其實都是詩的餘續,說的更清楚一點,我的散文就是詩的墓誌銘。
收在《風中蘆葦》的最早幾篇散文,正是埋葬了一顆心的靈魂。這絕對不是誇張的說法。因為現在閃在字裡行間的,我隱然能夠察覺當年一絲躍動的詩影,縱然是那樣倏忽,又是那樣清淡。《風中蘆葦》後半的大多數文字,都寫在遙遠的異域。比起早期的散文,完全失去了那一份飄逸與幻想。
作者簡介
陳芳明
1947年生,輔大歷史系畢。從事歷史研究與政論撰寫,並致力於文學批評與文學創作,出版政論《和平演變在台灣》,散文集《荊棘的閘門》,詩評集《詩和現實》等書。目前正進行台灣左翼史的研究與台灣文學史的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