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是終其一生等待凋零的樹葉。
但有沒有可能,獨處是生長在大樹上的葉子,
在枝繁葉茂的同時,也能保有完整的自我?
我,劉若英,獨處並相處著──
我想保有孤獨的自由。我很珍惜這種自由。
這就是為什麼,我將這本書稱為:「我敢在你懷裡孤獨」
因為保有你,我感覺幸福;
同時保有自己,所以能安心自由。
【本書特色】
1篇長文自白+8篇深入對談文章,都為了確認一件事──
一個人、兩個人,再多人,都要能安然相處,同時自在獨處。
▪朋友眼中的她──天生就擅於獨處
◇她知道去哪裡買一人份的香檳,因為她深信,「一個人生活不代表不能取悅自己」。
◇她知道失戀時要如何療傷,「買一塊電毯、點一盞燈」,度過一個人的寒冷冬夜。
◇她一個人吃飯、逛展、看電影、唱KTV⋯⋯「這些事我一個人就可以完成」,話裡沒有半點逞強。
▪你不知道的她──在各種狀態下自處
◇深信獨處裡自由的美好滋味無可取代。
◇獨處的基因,源自於兩歲開始擁有自己的房間,與祖父母共居。
◇隨時保持說走就走的狀態,「能選擇是最重要的!不管怎樣,我保有人生的最終選擇權」。
▪角色轉變的她──在自處與相處的矛盾中找答案
◇她說,其實三個人要比兩個人,兩個人要比一個人更勇敢。
◇為什麼幸福人妻不能感嘆秋意蕭瑟?夫妻一定得什麼事都黏在一起,同進同出?
◇她花一年的時間探討、反思獨處與相處的道理,她是妳、是你,是每一個曾在各種相處關係中,失去過自我、忘記獨處美好的你。
──關於獨處──
不管你是享受獨處,還是被迫獨處,
都不能失去擁抱獨處的能力!
因為,生命本身的自言自語極其重要,
「畢竟,由他人拼湊起來的不會是同一個你,那不是真正的自己。」
▲孤獨感是與生俱來的自然狀態
「孤獨感與生俱來,自生自滅,非他人所致。
這不意味著痛苦,是一種跟自己相處的狀態。」
▲唯有孤獨可以帶來精采與偉大
「叔本華曾經說過類似的話,『要嘛孤獨、要嘛庸俗』。
唯有孤獨可以帶來精采與偉大。這道理我真的懂得。」
▲獨處不該是一種哲學,它就是一種生活樣態
「我不會告訴你『生命是孤獨地存在』這種哲理的說法。
它意味著自由,「不需從眾,可以自我。」
──關於相處──
保留、或不保留地付出;在此時停留、或出走
選擇權都操之在我。
即便我現在決定為了你,學著適應相處,那也是我的選擇。
「相處不是獨處的相反。相處是獨處的一部分。」
▲在各種關係裡失去一部份的自己
「人的一生,不是在爭取自己的空間,就是在適應別人的空間。」
獨處是將自己無限放大,相處則是盡可能地縮小,去適應別人空出來的位置。
▲在一起時像粘土,分開時像磁鐵
「相處就像是把兩個獨處放在一起。
在一起時像粘土,形塑成第三種樣貌;分開的時候像磁鐵,彼此相吸卻又各自獨立。」
▲暫時無話可說也無所謂的最高境界
「即使兩人暫時無話可說也無所謂,相對無言,就暫時沈默。
這是兩人相處互相信任的極致表現、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