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的世界
語言可以說成許多譬喻:它是人的居所、是刻著故事的預言書,也可視為一楨地圖,或標示著思想天空的星圖。我們走過的,我們知道的,以及我們還不知道的,都在其中,而我們自己就是那個繪圖的人。但願被繪的星圖,能精確的反映出星光燦爛,而不是心靈宇航時,會迷途的惡劣天空。
前代語言學家洪保德有過以下的譬喻,認為字詞是思想的發聲器官,而連綴字詞的文法則是思想的綜合與形成。他認為漢語的思想容量不高,這想法當然是一種偏見,但是我們擅於在無話處找話說,對語言的的負面缺乏自覺與敏感,卻是事實。一種語言,即是一種思考方式,語言世界宛如一不寫著過去與將來的書,也等於是在敘述的我們的預言。
人被賜予語言,其實也就是被語言所塑造,同時也等於被語言所囚禁。人們在不斷反芻舊語言的同時,也等於是在反芻著舊的歷史,舊的情境,以及舊的問題。作者的語言寫作,談的雖然是語言,其實卻是藉著對語言的思考,而進行政治、經濟和社會、文化的批判。
作者簡介
南方朔,本名王杏慶,1946年生,台大森林系、森林研究所畢,文化大學實業計劃研究所博士結業。曾任「中國時報」記者、專欄組主任、副總編輯、主筆等職,從1970年起,南方朔陸續有著作《伊底帕斯王的悲劇》、《憤怒之愛》、《另一種英雄》、《文化啟示錄》、《自由主義的反思批判》等十餘冊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