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皇帝
世界史上的十六、十七世紀之初,既為奠下現代文明基礎的時刻,也是戰爭時起、新舊勢力消長、國家重組的時刻,而成為風起雲湧、變動頻仍的年代,歷史的記載更是一頁驚心動魄的篇章。
歐洲在地理發現、印刷傳播、民族國家興起、西方基督世界宗教統一的破壞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下,經濟、政治和文化生活都發生變化,時代陷入動亂中,戰火隨處可見,人們在期待下一輪太平盛事到來的禱告聲中度日,人們活在等待「由剝而復」的契機中的情形更是一致的。
位居亞洲中心的中國刻處明朝末年,於一五七三年以十歲沖齡即位的萬曆皇帝在位長達四十八年,卻有三十年來的時間不上朝,不見大臣,不閱讀奏疏,不關心民間疾苦,這樣的領導國家的方式,使他成為歷史上的一個敗壞的紀錄,也使得明朝國勢如江河之勢般的快速步向衰亂。
關於作者
林佩芬
一九五七年生於基隆市,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畢。一九七七年開始從事寫作,一九九一年發表的作品主要為歷史小說《努爾哈赤》、《天問》兩部詮釋明、清之際的時代。《遼宮春秋》詮釋遼、金之際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