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曉嵐+六朝+宋代+唐宋+關漢卿(5合1 | 拾書所

紀曉嵐+六朝+宋代+唐宋+關漢卿(5合1

$ 587 元 原價 690
-教你看懂宋代筆記小說-
筆記小說為時人信手隨寫的文章,主題零散但包羅萬象,所述內容擴及政治制度、社會新聞、奇人異事等各種面向。

您想了解古人鬥雞的技巧嗎?
您想知道古人如何稱呼父母嗎?
您想一窺宋代祕密宗教的面貌嗎?

「筆記」意味著「信筆隨記」,是一種非正式的、不具固定格式的文體,它長短不一、內容不拘,限制既少,中國近五千年的文化演進裡,流傳下來的數量自是難以估計。

在重文輕武、積弱不振的宋代,活躍的文人處處留「筆」。根據《宋史‧藝文志》的記載,宋代筆記不論在種類或數量上都相當可觀,嚴肅如正經八百的時事評論,詼諧如冷嘲熱諷的官場百態,實用如令人驚歎的科技知識......,顯見筆記內容的豐富多元。

本書選譯的筆記,依性質概分為衣食玩、識奇人、觀異象、賞物器、驚百態與針時弊等六大單元,收錄包括歐陽修、陸游、司馬光、沈括等多位宋代名家的手筆,期使讀者能藉著捧讀他們的翰墨,拼湊出宋代社會的些許樣貌。


-教你看懂六朝志怪小說-
在志怪小說裡,有人類與神鬼的交鋒,有現實與虛幻的交媾,有善惡的因果循環,也有真情的激動流露;此處不僅是情感的宣洩管道,更是願望的寄發窗口。

《列異傳》、《搜神記》、《幽明錄》、《齊諧記》、《述異記》、《冥祥記》、《冤魂志》、《錄異傳》、《雜鬼神志怪》......

您想看的古代靈異故事通通在這裡!

在志怪小說裡,人雖身為主角,卻常常被神鬼精怪搶盡風頭。

六朝的小說類型,可概分為志怪和志人兩種,其中又以志怪小說為大宗。

所謂的「六朝」,指的是三國以降,迄至晉、宋、齊、梁、陳,這三百多年來分合動盪的時期。

政治局勢的不安定,讓百姓生活困窘,於是把心靈寄託於宗教信仰之中,冀求以鬼神之力祈福解禍,透過各種光怪陸離的情節,表達他們對統治階層的抗議、對現實生活的不滿。

這些志怪小說雖然文字質樸、篇章短小,卻飽含實實在在的深刻情感,令人感動萬分。許多為人熟知的故事,都是從這裡取材,而且持續流傳,成為一潭靈感之泉,供後世文學取用不絕。


-教你看懂紀曉嵐與閱微草堂筆記-
清代文言小說代表作之一的《閱微草堂筆記》,既有上層社會的故老遺聞、官場百態,也有下層百姓的奇事異聞、神鬼狐魅,它縱橫上下各個角度,揭示社會的種種矛盾,顯現不同階級人物的善行與惡跡。

《閱微草堂筆記》是清代紀昀所著的五種筆記小說集的總名,與蒲松齡的《聊齋誌異》並稱,風行一時。

紀昀,字曉嵐,提起紀昀,他的大名反不如其字更為人們所熟知。關於紀曉嵐的多才急智、詼諧而又不拘小節、善於巧妙工穩地對出對子的故事,一直廣泛流傳,為人們所津津樂道,以致常常忽略了他是位大學問家和大官吏。

《閱微草堂筆記》是紀昀晚年的作品,也是清代文言小說的代表作之一,其故事由來多元,精粗雜陳,既有上層社會的故老遺聞、官場百態、人情翻覆、典章考證,也有下層百姓的曲巷瑣談、奇事異聞、醫卜星相、神鬼狐魅。這些或雅或俗、亦正亦奇的故事,縱橫上下各個角度和面向,反映當時的社會生活,揭示了社會的種種矛盾,也顯現出不同階級人物的善行與惡跡。

在文字獄氾濫的清初時代,文人稍有疏忽,常常立刻招致飛來橫禍。紀昀的《閱微草堂筆記》一書,卻敢於採用直接、間接的辦法,暴露社會的陰暗面,指斥道學家的虛偽害人,揭客官場烹暗,抨擊不合理現象。這種勇氣和膽量,不但提升了《閱微草堂筆記》在中國文學史上的份量,也值得後世的我們為它喝采。


-教你看懂唐宋的傳奇故事-
開啟中國小說創作之門的「唐宋傳奇」小說,每一篇故事都是結構完整、情節曲折、引人入勝的。其中有訴說愛情的、有強調俠義精神的;有後宮嬪妃的、也有青樓艷妓的精采絕響,它的內容和形式,在唐宋兩代出現了空前未有的新面貌,激發之後說唱藝術、長篇小說、戲劇創作的多元發展。

唐代的傳奇故事多半是虛構的,因此很容易發揮文人的想像力,編造情節故事,創造生動鮮明的人物角色;而宋代傳奇則較多記實的故事,它獨特的寫作手法,是過渡到明清文言小說的重要橋梁。二者在中國小說發展史上,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這些傳奇小說經歷了千百年的淘練,累積了多元而厚實的智慧,成為中國文學發展史中相當重要的部份。我們藉由本書,看見他們的氣節與風骨;體會人性的善美與偽惡;欣賞作家的才情、詩筆和議論的功力;感受當時的民間生活樣貌,和那些淒美離奇、刻骨銘心、傳唱不朽的文學魅力。


-教你看懂關漢卿雜劇-
元曲和唐詩、宋詞並稱於中國文學史之中,它包括了雜劇和散曲,而雜劇綜合了歌舞藝術與演唱技藝的戲曲形式,以它藝術上的創造性及內容的寫實性,成為當時文學的主流,不論在中國文學史或戲劇史上,都具有獨特的成就和意義。

元雜劇的作家很多,作品也很豐富,他們共同創造了雜劇輝煌的歷史。最具代表性的關漢卿、白樸、馬致遠和鄭光祖被稱為「元曲四大家」,其中被認為是雜劇界首領與戲劇界領袖的關漢卿,其地位之重要,更是無庸置疑。

關漢卿的雜劇反映了廣闊的社會生活面貌,揭示了當時各個社會層面的矛盾與衝突,同時展現出人們心中固有的反抗精神,敢於和惡勢力爭鬥,讓他的創作閃爍著理想主義的光芒。

關漢卿最著名的作品包括:《竇娥冤》、《拜月亭》、《單刀會》......等劇目,七百年來一直上演不衰,其情節之動人,絲毫不受元雜劇劇本體制短小的侷限,為我國戲曲史上悲劇、喜劇的處理手法,及人物的舞臺形象塑造,提供了相當重要的典範。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