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是目前已知中國最早的地理博物志,書中除了介紹風土之外,也收錄了許多民俗傳說,後人可以藉由此書,一窺古人對於大自然的奇妙觀點與記錄。
《山海經》的作者已難考,但一般咸信非一人一時一地之作。《史記?大宛傳》是目前最早提到《山海經》的著作,司馬遷寫道:「自張騫使大夏之後,窮河源,惡?髓謂昆崙者乎?至《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也。」後來劉向之子劉歆(後更名為劉秀)整理了山海經,並提交《上山海經表》。劉秀在表中認為《山海經》是夏禹、伯益之作,東漢王充《論衡》、趙煜《吳越春秋》從之,但被後世學者否定。目前較為流行的說法為《山海經》是楚人所作,始於戰國,成於漢初,這個說法以袁珂為首。但今日學者亦有不同見解,甚至有說法認為《山海經》是印度行至中國的見聞筆記。迄今,《山海經》作者之謎仍為學者研究目標之一。
《山海經》的篇目一直在變,讀者可以在史籍讀到這些記錄:「《漢書.藝文志》數術略.形法家著:『山海經十三篇。』」、「《隋書.經籍志》史部.地理類著:『山海經二十三卷。』」、「《舊唐書.經籍志》地理類著:『山海經十八卷。』」、「《唐書.藝文志》地理類著:『山海經二十三卷。』」、「《四庫全書總目》子部.小說家類:『山海經十八卷』」等多種說法。袁珂在書中作了解釋:漢成帝時尹咸校定為十三篇,分別為山經五篇、海經八篇。在劉秀作《上山海經表》時,流傳的《山海經》則為三十四篇,包含南山經三篇、西山經四篇、北山經三篇、東山經四篇、中山經十二篇、海內經四篇、海外經四篇。劉秀將之整理校定為十八篇:「所校《山海經》凡三十二篇,今定為十八篇。」這裏雖說是三十二篇,但清代學者畢沅認為這是因為後人抄寫時,將古字「?」(即「四」)誤寫為「二」之故,所以《上山海經表》中原文所寫應為三十四篇,袁珂贊同此說。劉秀最後刪選後為山經十篇、海經八篇,這是因為原有的五篇山經,劉秀將之改分為十篇,故成為十八篇。劉秀所未收的,乃所謂「逸在外」的五篇荒經,幸得晉代郭璞注時收入,共得二十三篇。後人將二十三篇中的十篇山經又恢復原貌成為五篇,才成為現今流傳的十八篇之數。
《山海經》的作者已難考,但一般咸信非一人一時一地之作。《史記?大宛傳》是目前最早提到《山海經》的著作,司馬遷寫道:「自張騫使大夏之後,窮河源,惡?髓謂昆崙者乎?至《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也。」後來劉向之子劉歆(後更名為劉秀)整理了山海經,並提交《上山海經表》。劉秀在表中認為《山海經》是夏禹、伯益之作,東漢王充《論衡》、趙煜《吳越春秋》從之,但被後世學者否定。目前較為流行的說法為《山海經》是楚人所作,始於戰國,成於漢初,這個說法以袁珂為首。但今日學者亦有不同見解,甚至有說法認為《山海經》是印度行至中國的見聞筆記。迄今,《山海經》作者之謎仍為學者研究目標之一。
《山海經》的篇目一直在變,讀者可以在史籍讀到這些記錄:「《漢書.藝文志》數術略.形法家著:『山海經十三篇。』」、「《隋書.經籍志》史部.地理類著:『山海經二十三卷。』」、「《舊唐書.經籍志》地理類著:『山海經十八卷。』」、「《唐書.藝文志》地理類著:『山海經二十三卷。』」、「《四庫全書總目》子部.小說家類:『山海經十八卷』」等多種說法。袁珂在書中作了解釋:漢成帝時尹咸校定為十三篇,分別為山經五篇、海經八篇。在劉秀作《上山海經表》時,流傳的《山海經》則為三十四篇,包含南山經三篇、西山經四篇、北山經三篇、東山經四篇、中山經十二篇、海內經四篇、海外經四篇。劉秀將之整理校定為十八篇:「所校《山海經》凡三十二篇,今定為十八篇。」這裏雖說是三十二篇,但清代學者畢沅認為這是因為後人抄寫時,將古字「?」(即「四」)誤寫為「二」之故,所以《上山海經表》中原文所寫應為三十四篇,袁珂贊同此說。劉秀最後刪選後為山經十篇、海經八篇,這是因為原有的五篇山經,劉秀將之改分為十篇,故成為十八篇。劉秀所未收的,乃所謂「逸在外」的五篇荒經,幸得晉代郭璞注時收入,共得二十三篇。後人將二十三篇中的十篇山經又恢復原貌成為五篇,才成為現今流傳的十八篇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