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並沒有預期司馬子長(太史公.司馬遷)會在這天夜裡忽然來訪。我一直感覺到司馬子長對於「歷史書寫」這件事一定有非常不同於我個人的解釋。他似乎有意讓一個經由他而寫定的人物容有一副藏隱起來的身世、面目。也就是說:他總會把他覺得有興味的歷史人物包藏在他要後世讀者產生的誤會裡面。「如果你不希望《史記》的讀者有一個正確的歷史認識,以你太史公操縱文筆的能力,何患而不能像我在我(小說)這一行一樣,變造蜚語,顛倒虛實,憑空杜撰,反正就是無中生有,不也一樣能讓人們讀得津津有味而信以為真嗎?」──張大春,〈戰夏陽──司馬子長及其同行的對話〉
本書為作家張大春的中國傳奇筆記材料小說集「春、夏、秋(一葉秋)、冬(島國之冬)」系列的第二本。延續前作《春燈公子》中嫻熟之極卻不失當代感的書場敘事技藝,小說家將關注的視角從廣袤幽邃的江湖林野、眾聲喧嘩的市井書肆進一步聚焦到廟堂之上、塾宮之中,講的笑的皆是古代官場與科場的怪狀、醜態與糗態,是各懷心思機關的諸品人物,也呈現了近代中國知識/權勢階層流動升降的複雜光譜──同時拋出一個問題:小說家與史家,究竟何者是對方的倒錯?
本書為作家張大春的中國傳奇筆記材料小說集「春、夏、秋(一葉秋)、冬(島國之冬)」系列的第二本。延續前作《春燈公子》中嫻熟之極卻不失當代感的書場敘事技藝,小說家將關注的視角從廣袤幽邃的江湖林野、眾聲喧嘩的市井書肆進一步聚焦到廟堂之上、塾宮之中,講的笑的皆是古代官場與科場的怪狀、醜態與糗態,是各懷心思機關的諸品人物,也呈現了近代中國知識/權勢階層流動升降的複雜光譜──同時拋出一個問題:小說家與史家,究竟何者是對方的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