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雖是歷史名著,主要描寫了魏、蜀、吳三國的形成與鼎立,卻對三國衰敗與滅亡的經過則寫得不多,造成了「蛇尾」之弊,使之變成了「半部書」。《三國殤》──《蜀殤》、《魏殤》、《吳殤》,就從魏軍伐蜀 作為切入點,通過正敘、倒敘、插敘等方式,展現三國後期的 血雨腥風,描繪三國歸晉的歷史畫卷,真實地反映三國盛衰興 亡的歷史。《蜀殤》、《魏殤》已分別出版,獲得喜愛歷史類讀物的 讀者不錯的口碑。讀過前述二部書的讀者莫不期盼再讀《吳殤》 ,吳國是三國之中最末被晉司馬氏收拾的國家,從吳主的奪位更迭到最終傳位至殘暴淫逸的孫皓,其內部的忠奸之爭,到外部力抗虎視眈眈之晉,一幕幕高潮迭起的宮闈之爭、運籌帷幄之鬥智、高瞻遠矚與懵懂好逸之別………《吳殤》(上)充分地 流露了陸抗盡其所能的為保吳國所做的種種,譬如:籌糧餉、築工事以及兵臨城下,以寡擊眾,打了幾次漂亮的戰役。
相對的,晉國的羊祜以其出眾的智謀加上晉主司馬炎 的力挺,出鎮襄陽,數年來步步為營,嘔心瀝血地策劃了一切 計謀,並以爭西陵為序曲。另人意外的是,《吳殤》(上)的結局,竟然是有備而來並 且以雷霆萬鈞之勢的晉軍,卻被打了個落花流水!為何如此? 本書把每個關鍵處都寫得引人入勝,緊扣讀者心弦
相對的,晉國的羊祜以其出眾的智謀加上晉主司馬炎 的力挺,出鎮襄陽,數年來步步為營,嘔心瀝血地策劃了一切 計謀,並以爭西陵為序曲。另人意外的是,《吳殤》(上)的結局,竟然是有備而來並 且以雷霆萬鈞之勢的晉軍,卻被打了個落花流水!為何如此? 本書把每個關鍵處都寫得引人入勝,緊扣讀者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