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電視劇開拍前,李國毅為了做角色揣摩,進行了一次完整的家族訪問,期望從家族長輩口中,了解更多關於那個年代的事,他在劇本的筆記上寫著,「…….難得我主動找爺爺講古,爺爺開心的說了很多我第一次聽到的故事……1945那年,爺爺和現在的我同年,都是25歲;第一次想到,爺爺也曾經和我一樣年輕過;演這部戲的心情,變得像是跟25歲的年輕爺爺約會,感覺很興奮!60年前的25歲青年,我很想知道爺爺年輕時是怎麼過的……..」
李國毅爺爺李樔槦是台北縣議會第四、第五屆縣議員,中學之前念的是台北州立宜蘭農林學校,受的是日本教育,光復後考上台北師範學校,成長的歲月橫跨了殖民地與台灣光復兩個時代,本書以李國毅爺爺的訪談,再透過李國毅80後年輕人的語法敘述,將爺爺記憶中的歲月記錄下來,書中不僅處處流露著祖孫之情,同時也透過一篇篇的故事,讓年輕的一代更能了解那些1940年代台灣的庶民歷史。
本書特色
台灣新生代演員李國毅因演出「回家」電視劇,進而對1945-1949那段歷史產生興趣與好奇,這五年是民國百年中,唯一兩岸共治歲月;這五年,中華民國從抗戰勝利的激昂高點開始到國民政府撤退台灣謝幕;這五年的移轉變動影響至今。
本書以日據的1940年代到太平輪沉沒的1949年為時間軸,輔以李國毅爺爺的訪談,再透過李國毅80後的語法敘述,將祖孫兩代的對話,搭配〈回家〉拍攝現場側拍的豐富私房照片,以及文史的資料查證與說明,傳達屬於那個時代生活、文化與社會;這本紀實書就像「歷史」的按鈕,只要按下它(翻開書),就能走進處處是驚喜的時光隧道,做一次台灣歷史探險小旅行。
李國毅爺爺李樔槦是台北縣議會第四、第五屆縣議員,中學之前念的是台北州立宜蘭農林學校,受的是日本教育,光復後考上台北師範學校,成長的歲月橫跨了殖民地與台灣光復兩個時代,本書以李國毅爺爺的訪談,再透過李國毅80後年輕人的語法敘述,將爺爺記憶中的歲月記錄下來,書中不僅處處流露著祖孫之情,同時也透過一篇篇的故事,讓年輕的一代更能了解那些1940年代台灣的庶民歷史。
本書特色
台灣新生代演員李國毅因演出「回家」電視劇,進而對1945-1949那段歷史產生興趣與好奇,這五年是民國百年中,唯一兩岸共治歲月;這五年,中華民國從抗戰勝利的激昂高點開始到國民政府撤退台灣謝幕;這五年的移轉變動影響至今。
本書以日據的1940年代到太平輪沉沒的1949年為時間軸,輔以李國毅爺爺的訪談,再透過李國毅80後的語法敘述,將祖孫兩代的對話,搭配〈回家〉拍攝現場側拍的豐富私房照片,以及文史的資料查證與說明,傳達屬於那個時代生活、文化與社會;這本紀實書就像「歷史」的按鈕,只要按下它(翻開書),就能走進處處是驚喜的時光隧道,做一次台灣歷史探險小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