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的全息圖像:論紅樓夢 | 拾書所

歷史文化的全息圖像:論紅樓夢

$ 315 元 原價 350

自有《紅樓夢》出來以後,傳統的思想和寫法都打破了——魯迅
平生有三大恨:一恨海棠無香,二恨鰣魚多骨,三恨《紅樓夢》未完——張愛玲
講一回、驚一回、說一回、嘆一回——蔣勳評說紅樓夢

民國以來,紅學家無數, 殫精竭慮探索紅樓之秘
李劼獨以驚人才華,開闢紅學鴻濛
《百年風雨》、《中國文化冷風景》之後,又一驚世鉅著

從《紅樓夢》,看中國歷史文化的全息圖像

與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學經典一樣,《紅樓夢》也頗具地標意味,並且也同樣承接文化的始源性。但丁《神曲》源自《聖經‧新約》,歌德《浮士德》呈示有關荷馬史詩的記憶,塞萬提斯《堂‧吉訶德》緬懷騎士時代,莎士比亞戲劇綜合了古希臘悲劇和喜劇的雙重傳統。由此可見,《紅樓夢》從《山海經》神話起筆,並非偶然的巧合。正如文明是遞進的,文化是回返的,以文藝復興的形式。中國式的文藝復興自有宋年間悄悄開始,至《紅樓夢》問世方才彰顯其巍然恢宏的氣象。中國歷史文化的全息性,得以在《紅樓夢》裏獲得淋漓盡致的呈現。

《紅樓夢》的問世,既標記著對以往歷史的顛覆,又標記著一種人文精神的崛起。作為一個曠古的文化靈魂,她照亮了昔日的興衰;作為一則《城堡》式的寓言,她啟示了未來的存在。正如人們可以在世界文化的橫座標上發現《紅樓夢》的文化命運之意味一樣,人們也可以在中國文化的縱座標上領略這部鉅著的神靈所在。按照《紅樓夢》開篇有關石頭的敘說以及小說所展現的恢宏氣勢,其文化和歷史的氣脈不是出自二十四史,也不是緣自孔孟老莊,而是直承《山海經》所記載的遠古傳說,女媧補天,開闢鴻蒙。如果說《紅樓夢》是一個文化精靈的話,那麼其靈氣則源自最為始原的混沌時代。這樣一個靈魂所繫於的不是什麼文化傳統,而是人類起源和天地之初。她上通茫茫宇宙,下接浩浩塵世;吸納天地之精氣,沐浴四季之靈秀;興衰際遇,世劫歷歷;從而為神靈之使,為上帝立言。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