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與《對照記》、Snow Red與《謝雪紅評傳》、百年孤寂的賴和、余秋雨《山居筆記》……
陳芳明在危樓內挑燈夜讀,揮去舊書積塵時,記憶隨即隱約浮現。
記憶內,聖荷西的藏書們不受權力干預,有些從自由的香港、日本而來;部分書籍甚至來自於戒嚴中的台灣、開放前的中國。友人們冒著海關查禁的危險,暗中挾帶禁書出境。可以想見翻閱這些書籍扉頁時,會出現哪些顫危的思緒和感動。
放逐的生活,使內心更漂泊。但語言文字於異鄉之地,支撐、維繫作者的內心世界於不墜。
從海外回到台灣後,陳芳明依舊住在城市的危樓,縱然在城市的街道繼續放逐,他卻全然沒有失落,無論天地有多廣闊,只要有一個小小的、可以安心閱讀的角落,他的靈魂就能再度復活。
《危樓夜讀》一書中,陳芳明以「誤讀」的方式,站在和作者相同高度的位置,在沈靜的都市夜晚,星光次第的盆地上空,與作者對話,浸淫在作者密佈的符碼裡,將不可解的意義從語言囚房中釋放出來。他的「閱讀」成了另一層次的創作,以他的筆觸,帶我們進入更深的文學世界中。
陳芳明在危樓內挑燈夜讀,揮去舊書積塵時,記憶隨即隱約浮現。
記憶內,聖荷西的藏書們不受權力干預,有些從自由的香港、日本而來;部分書籍甚至來自於戒嚴中的台灣、開放前的中國。友人們冒著海關查禁的危險,暗中挾帶禁書出境。可以想見翻閱這些書籍扉頁時,會出現哪些顫危的思緒和感動。
放逐的生活,使內心更漂泊。但語言文字於異鄉之地,支撐、維繫作者的內心世界於不墜。
從海外回到台灣後,陳芳明依舊住在城市的危樓,縱然在城市的街道繼續放逐,他卻全然沒有失落,無論天地有多廣闊,只要有一個小小的、可以安心閱讀的角落,他的靈魂就能再度復活。
《危樓夜讀》一書中,陳芳明以「誤讀」的方式,站在和作者相同高度的位置,在沈靜的都市夜晚,星光次第的盆地上空,與作者對話,浸淫在作者密佈的符碼裡,將不可解的意義從語言囚房中釋放出來。他的「閱讀」成了另一層次的創作,以他的筆觸,帶我們進入更深的文學世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