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鬧(1910~1940),號杜夫,彰化社頭人。台中師範學校演習科畢業,曾任教於員林國小、田中國小,並於《福爾摩沙》發表處女作,展開文學創作之旅。一九三四年至東京留學,積極參與當地文學活動,發表多篇詩及小說於《台灣文藝》、《台灣新民報》及《台灣新文學》。
翁鬧的創作體裁包括:新詩、隨筆、中短小說、中譯英文詩、感想與評論等,大都在東京的留學歲月,一九三五年發表四篇小說:〈音樂鐘〉、〈憨伯仔〉、〈殘雪〉與〈羅漢腳〉;一九三六年,發表〈可憐的阿蕊婆〉,一九三七年,發表〈天亮前的戀愛故事〉;一九三九年,發表中篇小說〈有港口的街市〉之後,客死異鄉。幾年之間,展現小說創作的天份與驚人的質量。
翁鬧是台灣新文學的異端,他的行事風格與藝術手法與當時的作家截然不同,翁鬧寫作小說,並非全為了忠實呈現客觀的外在世界,他從事的是內省的思考與探索,他所重視和追求的理想境地是藝術手法的提升。換言之,翁鬧的小說世界就是他的內心世界。文學以外的現實世界,對他而言,彷彿是不存在的。
面對這位傳奇人物,他的朋友劉捷說是「幻影之人」、楊逸舟則嘆為「夭折的俊才」。
見不到鷗鳥飛翔 只見無涯沙漠
孤伶的異鄉人 在狂風中獨自躑躅
──〈在異鄉〉
翁鬧的創作體裁包括:新詩、隨筆、中短小說、中譯英文詩、感想與評論等,大都在東京的留學歲月,一九三五年發表四篇小說:〈音樂鐘〉、〈憨伯仔〉、〈殘雪〉與〈羅漢腳〉;一九三六年,發表〈可憐的阿蕊婆〉,一九三七年,發表〈天亮前的戀愛故事〉;一九三九年,發表中篇小說〈有港口的街市〉之後,客死異鄉。幾年之間,展現小說創作的天份與驚人的質量。
翁鬧是台灣新文學的異端,他的行事風格與藝術手法與當時的作家截然不同,翁鬧寫作小說,並非全為了忠實呈現客觀的外在世界,他從事的是內省的思考與探索,他所重視和追求的理想境地是藝術手法的提升。換言之,翁鬧的小說世界就是他的內心世界。文學以外的現實世界,對他而言,彷彿是不存在的。
面對這位傳奇人物,他的朋友劉捷說是「幻影之人」、楊逸舟則嘆為「夭折的俊才」。
見不到鷗鳥飛翔 只見無涯沙漠
孤伶的異鄉人 在狂風中獨自躑躅
──〈在異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