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培養皿 | 拾書所

孤獨培養皿

$ 300 元 原價 380

 音樂創作人鄭宜農|首部私我書寫 ★

每個人的培養皿都不同

但都養著相似的孤獨

在微小的個人切片,她滋養眾生紛雜靈魂

讓他與她與它與ㄊㄚ,因理解而趨於完整

 

「那一天開始,我便知道自己終有一天得要開始書寫自己。」——鄭宜農

 

《孤獨培養皿》是鄭宜農首部私我書寫,

她用鑷子將一段聲音、一句話語、一種味道或一節觸感,

截下生命的某某故事做成玻片,

放到回憶的顯微鏡下仔細觀看,

平行凝視是時間單位,橫切面則能理解它的空間,

把它縮得很小很小,或許便能夠一覽它的色彩與結構:

幼時養的狗狗阿毛教導她無私的愛、

老家羅東的房間裡驚異發現恐懼的聲音、

在陽剛玩具間揣揣不安的異感認同、

青春期的舞蹈是無法抑制體內對凝鍊的追求……

 

25篇散文,25種孤獨的培養皿,

是鄭宜農的故事,

同時也包容他人的、形形色色的、千千萬萬的關係,

在其間對話,在其間嚴肅地面對自己,

使他與她與它,無論來自哪種樣貌的培養皿,

都終將因理解與被理解而趨於完整——

她滋養一個又一個,孤獨,卻從不孤單的靈魂。

 

■■ Book Video

感謝綠藤生機、盧建彰導演、想象影象支持與製作《孤獨培養皿》Book Video「盪鞦韆也是一個人的」。

 

■■ 設計師吳佳璘對《孤獨培養皿》的詮釋與設計理念

孤獨是菌種,

意念成為養分之際,他們滿布透明的容器,

長成眼淚與對話的形狀,或者是重力與詩的型態。

在養液裡共生,在意識內分化,在顯微下得到記載;

於是,人和孤獨必然相擁,相擁重新成為一個菌落般的存在。

 

■■ 1|培養皿|關於建立與孵化

『我始終在建立自己的聲音,或許只是因為我是一個在靜默中長大的孩子,而靜默裡的聲響如此劇烈,比這個世界裡的任何角落都還迫切地需要被聽見。』

——〈靜默之中〉
 

『只清楚記得朝它奔跑的途中,那份單純到不可思議的快樂,並且直到這個年紀,還是很常在往世界跑去的路上,發現自己在這個部分,其實一直都是沒有變的。』

——〈仙人掌〉

 

■■ 2|玻片|關於告別練習

『在這個又停滯,又下著雨的小鎮上,我寄存了大半的童年記憶,最終就像一盆靜止不動的水缸,怎麼游也游不出去。』

——〈水缸〉
 

『在我心裡面,是不是偶爾會覺得放棄比較美呢?可是我好像有一點厭倦了,那一團濃稠、混濁、墨黑色的恐懼。厭倦的感覺,並不美。』

——〈聲音的故事〉

 

■■ 3|鑷子|關於學習愛與擁抱

『無瑕的歡快總會感染人心……那樣的純粹很珍貴。當阿毛又喘著氣在地上打滾,我總能打從心底發笑,那些時候,真覺得養到一隻很棒很棒的狗。』

——〈阿毛〉
 

『突然意識到自我人格轉換的時刻,困惑感就像一顆顆小種子種在密室裡的花園……原來一直以來被禮讓與呵護著,原來要過真正分工合作的人生,一定要先從明白自己開始。』

——〈前世與今生〉

 

■■ 4|顯微鏡|關於打破我與非我

『每一階段的回頭看,那些留白處就多了幾個我們之前沒有看到的關鍵,所謂的成長,其實也就是在這些看漏了的遺憾之中尋找答案。』

——〈傳染與留白〉
 

『愛與恨與傷痛與復原的方法,更是五花八門,愈是多元的社會,愈不需要只擁有一種寬容或看法。始終搖擺不定的我,才在這一刻終於長出了一個自己的形狀。』

——〈尾巴〉

 

本書特色

 

音樂創作人鄭宜農第一本書寫自我生命歷程之作。

收錄多幅鄭宜農攝影作品,用影像敘述時間的縫隙、記憶的路線。

 

專文推薦

 

「也許搭杯濃茶,在雨絲飄灑的日子,揀一段自己的童年,藉她秀麗並懇摯的文字。……讓書本像件鬆軟小被,以溫暖覆蓋溫暖,讓你也想想你爸你媽你阿嬤,最重要的是,你。」——盧建彰|詩人導演

 

「讀妳的書的時候,我一直在想這不就是我們每個人始終無法感到真正靜止的原因嗎?在絕對的自由,所意味著的絕對的孤獨之中,每分每秒像鞦韆一樣擺盪。一個人一生究竟要變成別人幾次呢,宜農小姐。」——蕭詒徽|編輯/寫作者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