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華文學研究專論最權威的版本
華文的命運和華人的命運緊緊扣連著,生產著的華文文學生產著歷史。這些人及這些作品對於今日的台灣是否有意義,也是一個見人見智的問題。許多年後,當不再有大馬華裔子弟負笈來台,當台灣已經獨立或兩岸統一,也許本書所論的現象都將成為不可復現的過往。然而縱使如此,某些問題還是會持續存在——也許借他屍以還魂——因為那是一些結構性的問題。對我而言,不同地域的華文文學,縱使展現出不同的風貌及議題特性,在一定的抽象層次上及一些基礎的物質層面上,還是互通的、對話著的。而身在中文系,嘗試處理這些學術體制知識視域之外的「非經典」,也算是「唱自己的歌」吧。
──黃錦樹
本書是當代文學評論名家黃錦樹對馬華文學的現象研究論文集。黃錦樹以同樣是來台大馬僑生的身分,探討馬華文學與中國性的關聯。
來台大馬僑生,他們以台灣的文化資源為他們創作的養分,克服文化環境落差所造成的程度差異,而趕撘上台灣漢語文學發展的列車。在戒嚴時代,「在台灣的中國文學」和現代主義,二者或者融合為「中國性—現代主義」,或者以一種撕裂的緊張性撐開了台灣漢語文學的新局面,或者加入本土要素或過度強化任何一個要素而造成語言的躁鬱。來台的大馬華僑最常被第一種模式所吸引,甚至「中國性」終歸是一項無法刪除的要素(尤其是在戒嚴時代),他們之接受現代主義往往是以中國性為前提的。這兩個要素適足以讓他們把故鄉風物帶往一個遠離大馬本土論所強調的「社會性」的工具目的,而為文學的自為存在找到了堅強的理由。
《馬華文學與中國性》初版於一九九八年一月,共收錄七篇論文。而在最新修訂版中,卷一收錄了原有的七篇論文外,增加了三篇論文,皆發表於一九九三年至一九九七年;卷二則是收錄作者於一九九一年至二○○○年發表的十六篇短論,多是受彼時大馬華文報或文學雜誌的朋友邀約而寫的。
卷一中,從馬華現實主義的實踐困境、文化鄉愁與內在中國、新/後移民的漂泊經驗等面向入手,兼論及潘雨桐,李永平,王潤華,張貴興,陳大為等人作品的議題特徵,美學表述,語言風格,歷史使命等作詳細闡論。
卷二,從馬華文學史與文學選集的角度,談馬華文學的悲哀,與批評之必要、專業之必要、書寫之必要,並旁論及馬華現代詩。
橋生如何上現代主義(及其他後續思潮)的列車,在台灣這個「錯亂的建築、錯亂的文化、錯亂的時間」的擱淺島嶼上,業經多年刻苦經營的謀求學者/作家的文化身分證,這些來自馬來西亞的異鄉人,對於政治非常敏感卻又冷感,他們必須重新面對他們選擇的那一套表意系統--漢族的語言文字,一無例外的埋頭淬鍊他們的書寫語言,而經歷了一個從華文到中文的辯證揚棄。
對漢字的偏執狂戀,對於「神州」的中國文化想像,在「失語」邊緣的中國南方移民的子嗣們如何在異文化、多外語的環境下,在他們難以化為文字的方言之外,在以北方官話為模子的「華文」中尋求書寫的可能性。中國性做為一種戀物式的前提,使得他們比台灣外省第二代作家能夠將中國性內化為既存,可以存而不論的狀態,而得以緊緊跟隨都會物象及都會人精神狀態變遷的外省第二代作家更具「外省性」;也不可能像台灣本土作家因為身為本省人就獲得了本土的無上饋贈,而可以極為正當,極為順利的從早年的大中國中「變節」為本土受難記的歷史意志的特約書寫者……
他們有的只是包袱、而非特權。
黃錦樹長年在台灣生活,但他也長年心繫馬華文學的過往未來,本書是黃錦樹對馬華文學關注的又一重要表徵。也是華文文學論述作品中,應被列入研究的重要指標。
華文的命運和華人的命運緊緊扣連著,生產著的華文文學生產著歷史。這些人及這些作品對於今日的台灣是否有意義,也是一個見人見智的問題。許多年後,當不再有大馬華裔子弟負笈來台,當台灣已經獨立或兩岸統一,也許本書所論的現象都將成為不可復現的過往。然而縱使如此,某些問題還是會持續存在——也許借他屍以還魂——因為那是一些結構性的問題。對我而言,不同地域的華文文學,縱使展現出不同的風貌及議題特性,在一定的抽象層次上及一些基礎的物質層面上,還是互通的、對話著的。而身在中文系,嘗試處理這些學術體制知識視域之外的「非經典」,也算是「唱自己的歌」吧。
──黃錦樹
本書是當代文學評論名家黃錦樹對馬華文學的現象研究論文集。黃錦樹以同樣是來台大馬僑生的身分,探討馬華文學與中國性的關聯。
來台大馬僑生,他們以台灣的文化資源為他們創作的養分,克服文化環境落差所造成的程度差異,而趕撘上台灣漢語文學發展的列車。在戒嚴時代,「在台灣的中國文學」和現代主義,二者或者融合為「中國性—現代主義」,或者以一種撕裂的緊張性撐開了台灣漢語文學的新局面,或者加入本土要素或過度強化任何一個要素而造成語言的躁鬱。來台的大馬華僑最常被第一種模式所吸引,甚至「中國性」終歸是一項無法刪除的要素(尤其是在戒嚴時代),他們之接受現代主義往往是以中國性為前提的。這兩個要素適足以讓他們把故鄉風物帶往一個遠離大馬本土論所強調的「社會性」的工具目的,而為文學的自為存在找到了堅強的理由。
《馬華文學與中國性》初版於一九九八年一月,共收錄七篇論文。而在最新修訂版中,卷一收錄了原有的七篇論文外,增加了三篇論文,皆發表於一九九三年至一九九七年;卷二則是收錄作者於一九九一年至二○○○年發表的十六篇短論,多是受彼時大馬華文報或文學雜誌的朋友邀約而寫的。
卷一中,從馬華現實主義的實踐困境、文化鄉愁與內在中國、新/後移民的漂泊經驗等面向入手,兼論及潘雨桐,李永平,王潤華,張貴興,陳大為等人作品的議題特徵,美學表述,語言風格,歷史使命等作詳細闡論。
卷二,從馬華文學史與文學選集的角度,談馬華文學的悲哀,與批評之必要、專業之必要、書寫之必要,並旁論及馬華現代詩。
橋生如何上現代主義(及其他後續思潮)的列車,在台灣這個「錯亂的建築、錯亂的文化、錯亂的時間」的擱淺島嶼上,業經多年刻苦經營的謀求學者/作家的文化身分證,這些來自馬來西亞的異鄉人,對於政治非常敏感卻又冷感,他們必須重新面對他們選擇的那一套表意系統--漢族的語言文字,一無例外的埋頭淬鍊他們的書寫語言,而經歷了一個從華文到中文的辯證揚棄。
對漢字的偏執狂戀,對於「神州」的中國文化想像,在「失語」邊緣的中國南方移民的子嗣們如何在異文化、多外語的環境下,在他們難以化為文字的方言之外,在以北方官話為模子的「華文」中尋求書寫的可能性。中國性做為一種戀物式的前提,使得他們比台灣外省第二代作家能夠將中國性內化為既存,可以存而不論的狀態,而得以緊緊跟隨都會物象及都會人精神狀態變遷的外省第二代作家更具「外省性」;也不可能像台灣本土作家因為身為本省人就獲得了本土的無上饋贈,而可以極為正當,極為順利的從早年的大中國中「變節」為本土受難記的歷史意志的特約書寫者……
他們有的只是包袱、而非特權。
黃錦樹長年在台灣生活,但他也長年心繫馬華文學的過往未來,本書是黃錦樹對馬華文學關注的又一重要表徵。也是華文文學論述作品中,應被列入研究的重要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