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綁架的那一天 | 拾書所

被綁架的那一天

$ 315 元 原價 350

★普林茲文學獎銀牌獎、美國圖書館協會青少年最佳讀物、美國青少兒圖書協會國際傑出圖書榮譽選書!
★英美法澳12項文學獎、6度入選榮譽選書,全球盛讚,持續熱烈迴響中!

 

▓各界盛讚推薦
 Mr.V|FB粉絲團「Novel小說」版主
 NeKo嗚喵|Youtuber/說書人
 冬陽|小說愛讀人
 余小芳|推理文學愛好者
 李泳泉|誠品信義書店門市組長
 凌性傑|知名作家
 郝譽翔|知名作家
 許愷育|都會生活台鋁採購
 陳心怡|紀錄片導演、知名作家
 陳綱儀|金石堂網路書店文學小說線
 銀色快手|知名作家
 劉盈萱|金石堂網路書店文學PM 盛讚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本書內容
 

令人不安卻又卻觸動人心!
從膽戰心驚到熱淚盈眶,一個不同凡響的綁架故事!

 

駭人聽聞的綁架事件、令人窒息的囚禁關係、令人動容的真摯情感,
被綁架的女孩道出在野性大地度過的奇異歲月……

 

十六歲的潔瑪原本過著再平凡不過的人生,和朋友一起做些青少年風格的蠢事、偶爾和父母意見不合大吵大鬧,這一切卻在喝一杯咖啡的時間內徹底改變。
潔瑪和家人在曼谷機場轉機時,被一位名叫泰伊的神秘青年綁架了。泰伊並不像典型的綁架犯,他年輕、身材結實、而且非常迷人,心中似乎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
潔瑪被帶離熟悉的一切,來到與世隔絕的澳洲內陸,進入沙漠、高溫、塵土、以及危險之中,而綁架犯竟然還希望潔瑪能愛上他。
在澳洲炙熱豔陽之下、一片荒蕪的沙漠中央,潔瑪該如何逃脫被綁架的夢魘、泰伊又該如何讓她明白自己的一片真心?


▓創作源起:
作者露西‧克里斯多弗談《被綁架的那一天》創作源起【作者訪談】

 

●你是從何得到這本小說的構想?
構想來自於背景設定。我一直以來都很想寫一個關於澳洲沙漠的故事,已經思索將近十年了。這是一片神奇的景觀,廣大寬闊卻又精巧美麗,嚇人但又療癒人心,危險同時充滿靈性。
它也是一片被極度誤解的大地,被媒體醜化為背包客會在那裡被謀殺、嬰兒會被澳洲野犬偷走的「恐怖之地」;同時,它卻是當地原住民心中的神聖大地。
我一直都被它的矛盾與極端所深深吸引。

 

●為什麼選擇「綁架」這麼沉重的主題?
無論我想寫什麼主題,我都會預先精心規劃並研究。這一次我想寫一個連我自己寫作時都會感到顫慄的故事。唯一的方法就是寫我所害怕的事物──那就是綁架與心理虐待。
當我對主角的認識及刻劃越來越深,故事主線也慢慢改變了,而這也非常令人興奮。

 

●《被綁架的那一天》是年輕女性必讀的小說嗎?
肯定是的。我希望能寫出控制慾強烈、專制蠻橫的極端關係,並藉此讓年輕女性思考可能會有什麼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
我向年輕女性提出一個挑戰:反思自己的感情。愛、控制以及迷戀之間的界線是什麼?我們該如何掌握這條界線,避免陷入或是讓自己能逃脫不對的關係?如何醒悟自己是被一個不好的人吸引,而後找到向前邁進的力量──這是許多年輕女性都應該思考的問題。

 

●但泰伊並非一直都是個邪惡的角色──事實上,許多讀者並不討厭他,反而愛上他了。
是的,有些人愛上他,但我們同時也厭惡他的所作所為。我們對泰伊的感覺是很矛盾的。對一個「錯的人」有好感是很常見的,而有這些感情並沒有錯。我們如何處理這些感情才能決定我們是怎樣的人。潔瑪必須在心裡天人交戰,才能和泰伊保持距離。

 

●那你呢?你愛上泰伊了嗎?
當然!事實上,在最初的草稿,我讓潔瑪從監獄救出泰伊,我實在忍不住這麼寫!我想我的確對他有點著迷。當我正式開始寫這部小說,我發現,潔瑪應該要更堅強,並且為自己做出對的事。為了改寫結局,我必須讓自己和泰伊這個角色保持距離,我必須看見他的全貌──而非沉浸在粉紅色泡泡中或陷入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我必須學習去愛與接受他──真實的他,包含他的缺點及一切,而不是單純地迷戀他。

 

●《被綁架的那一天》探討愛與迷戀之間的界線。你認為人們真的很容易將這兩者混淆嗎?
我認為對泰伊而言,非常容意混淆愛與迷戀,那是當然的,因為他並沒有經歷過真正的愛。當他對潔瑪產生情愫,接著開始迷戀她,他把這些情感與愛畫上等號,因為他並不知道除了愛還有什麼能形容。但潔瑪能夠劃清界線,就像她在故事尾聲做出了艱難的抉擇。

 

●你在書中似乎提到失竊的一代(註)。選擇這個書名是為了讓人有所聯想嗎?
我想你能讀出故事中對於種族歧視的隱喻。泰伊最大的恐懼就是被粗暴地捕捉、帶離家鄉,他甚至因此噩夢不斷。泰伊與大地的聯結、對被權威階級抓走的恐懼,讓他成為一個象徵原住民族的角色。
「失竊」在澳洲文化中是一個很沉重的字眼,經常連結到那些因為政府蓄意的政策而從二十世紀初到1970年代間被帶離原生家庭的混血或純原住民孩子。
當潔瑪下了「他們也把你竊走了」這樣的註解,她將泰伊被政府社服機構竊走的童年經驗與自己被泰伊竊走的經歷連結在一起,同時也將泰伊的經歷和被強制驅離沙漠家園的失竊的一代聯想在一起。
【註】
失竊的一代:Stolen Generation,指被澳洲政府於1909年至1969年年間所實行的「同化政策」所影響的一代澳洲原住民,他們被白人歧視、甚至虐待,以致失去自己的語言及傳統文化,身心靈皆受到傷害。本書原文書名為,因而有此一問。

 

●為什麼你選擇以書信的形式寫這本書?
我希望能夠表達角色間強烈、親密的關係,書信體正是最好的選擇。而一封信也是潔瑪抒發她矛盾、糾結情感的最佳方式。

 

●為了寫這本書,你做了哪些研究?
除了嚴肅議題以外,為這本書做研究真的很好玩!我和男友租車從南澳布魯姆開往北方的愛麗絲噴泉,一路上盡情探索沙漠景致,為沙與樹木拍了上千張照片,還因為問了上千個關於自然地理的問題差點把嚮導逼瘋。我大量閱讀關於澳洲內陸的書籍,聯絡醫生、律師、毒藥專家、捕蛇專家、昆蟲學家、當地原住民、以及駱駝夫。我也盡可能看更多關於澳洲沙漠的電影。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