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拜雅特套書二冊:《佔有》、《天使與昆蟲》 | 拾書所

A.S.拜雅特套書二冊:《佔有》、《天使與昆蟲》

$ 890 元 原價 989

《佔有:一部愛的浪漫傳奇(唯一贏得布克獎的羅曼史,完整中文譯本首度問世)》

一部「羅曼史」,憑什麼贏得崇高的「布克獎」?
這是可與《百年孤寂》比肩的偉大小說。——《華盛頓郵報》

佔有,
是著魔一樣的執迷,
而語言,是最極致的佔有

◆◆◆

一八五九年夏天,在開往約克郡偏遠海濱小鎮的火車上,詩人艾許準備了一枚戒指給坐在他對面的女子佩戴。她不會是他的妻子,他也知道她永遠不可能屬於他,但是他並不知道,這個女人將佔有他的一生。他追著這個女人,從英國到法國,從信件到詩句,有如被魔鬼附身一樣……

「佔有」是愛的必然渴望,「著魔」是愛的最高級形容。

「我不能任由自己在你煽起的大火裡受煎熬……
沒有人能夠置身火焰裡而不被吞噬。」——克莉史塔伯.勒摩特

一九八六年,為了揭開暗藏在維多利亞時代詩人艾許信件中的疑點,女性主義專家茉德.貝力博士和魯蛇文學研究員羅蘭.米契爾來到約克郡這個偏遠的海濱小鎮,想找出一百多年前、艾許人生中那段長達一個月的「研究之旅」背後的真相,以及,女同性戀詩人克莉史塔伯.勒摩特,真的也來過這裡嗎?火車上,收下戒指的那名女子,真有可能是她嗎?

她的生命就以此刻為轉捩點。
從前的一切只為了到達這裡,
日後的一切也都將從這裡不斷遠離。

文學研究助理羅蘭.米契爾在圖書館發掘了兩封出自艾許之手、從不曾寄出的書信。專門研究艾許的羅蘭不經意發現了信裡的艾許不像目前所有史料和作品中所呈現的一貫冷靜與溫文節制,反而透著一股羅蘭前所未見的熱切。這封信的背後,是否隱藏著什麼故事?而當遁世的維多利亞女詩人克莉史塔伯.勒摩特的名字出現在他追索的資料當中,他不禁開始想像:或許這將成為英國文學史上的一大發現,可以讓身為卑微小研究員的自己在學術界翻身……

羅蘭找上茉德.貝力博士合作,一起追索維多利亞時代這兩位詩人的祕密軌跡。一百多年前這兩位詩人之間不尋常的通信和詩文,成了茉德和羅蘭致力解碼的懸案線索。而隨著研究的深入,一開始互看不順眼、位階懸殊的茉德和羅蘭之間也出現了糾纏不清的情感和權力糾葛。

***

拜雅特在《佔有》中寫活了維多利亞詩人的文藝風采與創作能量,同時巧妙地將愛情故事融入歷史懸案與偵探小說的氛圍,讓《佔有》成為一部充滿文學美感卻又平易近人的經典之作。書中所有文字皆出自她一人之手,包括詩作、散文、文獻資料、傳記、日記等不同文體,無一不可亂真,使讀者不時錯覺兩位詩人是真有其人,分不清虛構與史實。

《佔有》讓拜雅特展現了同時作為詩人、散文家、學者、傳記與日記作者的寫作功力,技驚四座,不僅一舉奪下英語小說界大獎「布克獎」,也以它扣人心弦的結構與故事,成為當年最暢銷的小說之一。

她以兩對不同時代的戀人情感發展為雙主線,透過維多利亞體詩歌、激情洋溢的情書、隱晦的日記,以及其他各種不同文體起承轉合,並在小說裡注入莎士比亞式的戲劇色彩,完美融合懸疑解謎與高超文學性,成就了這部晉身英國文學史殿堂的「偵探推理羅曼史」,引領讀者一起從兩封信開始抽絲剝繭,揭露一段埋葬多年的烈火狂愛——在那個保守的年代,他們比現代自由的男女更奮不顧身,被愛全面佔有。

拜雅特在《佔有》裡大量改寫神話與傳說,並藉由「傳奇」的虛構形式,勾勒出維多利亞時代一位獨立女性堅不從俗的獨特身影,讓她透過性、愛與寫作展現女性的力量。

本書特色

完整譯本首度上市,精準詮釋英文原作精神
+前言:拜雅特
+題辭: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
+題詩:羅伯.布朗寧(Robert Browning)

得獎紀錄

1.1990年英國布克獎(The Booker Prize)得獎名作,80種版本風靡全球
2.2002年改編電影《無可救藥愛上你》,2012年改編BBC廣播劇
3.2003年英國BBC「大閱讀」(The Big Read):全民票選最受歡迎小說前200大
4.2005年美國《時代》雜誌:1923~2005年最佳英文小說之一
5.2008年英國《泰晤士報》:1945年以來最偉大的50位英國作家之一
6.入選英國《衛報》「生命不可缺少的100部書」清單

《天使與昆蟲》

這是人類精神上最矛盾的時代。
他們以為自己披著天使的羽翼,其實只是昆蟲的薄翅;
天堂是他們永遠飛不到的國度,只能在地上打造自己的巢穴。
 
「布克獎得主」A. S. 拜雅特——
英國《泰晤士報》評選:1945年以來最偉大的50位英國作家之一
榮獲英國歷史最悠久的文學獎 James Tait Black Memorial Prize

◆第一部〈尤金妮婭閃蝶〉
 
身為博物學家的他
以為自己找到了夢寐以求的尤金妮婭閃蝶
美麗耀眼絕世
沒想到那其實是一隻蟻后
 
在亞馬遜原始森林裡研究螞蟻、蝴蝶等動植物的博物學家威廉,歷經艱難困苦的十年研究生活之後,從南美回到英國,卻在一位富有鄉紳家裡舉辦的舞會上,愛上他的大女兒尤金尼婭。她有如百合、雪花一般純白無瑕,也如同他在亞馬遜叢林裡捕捉到的那隻藍色尤金尼婭閃蝶一般熠熠生輝。她是他的夢想終於成真。為了得到她,威廉決定留在這棟維多利亞大宅裡為主人整理動植物標本。
 
他相信這裡是他下半生的港灣,沒想到這棟表面上光輝耀眼的大宅裡,藏著一樁見不得光的祕密。這裡是文明社會,生活在其中的人卻無異於昆蟲。人,是大自然的造物,也不可避免受動物的本能支配……
 
「變形」(Metamorphosis)是這篇故事的主題之一,拜雅特在這裡用隱喻的手法一次施展了好幾次「變形」,有人從蝴蝶變成螞蟻,有人從毛蟲變成蝴蝶,有人從屠夫之子變身王子,而豪廈莊園最後變成了蟻窩……最終,這篇小說也從一部維多利亞時代家庭羅曼史,變身為一部黑暗的哥德風格(Gothic)寓言。
 
◆第二部〈婚姻天使〉
 
人一輩子只會有一個「真正的另一半」
不論在人世間如何顛沛流離,兩人終將在天堂結合
成為兩人一體的「婚姻天使」……
 
為了召喚年輕早逝的戀人亞瑟·哈倫(Arthur Henry Hallam, 1811-1833),英國大詩人丁尼生(Alfred Tennyson, 1809-1892)的妹妹艾蜜莉召開了兩場降靈會,希望召喚亞瑟前來,懇求他原諒自己後來成了別人的妻子。她相信亞瑟·哈倫才是她的靈魂伴侶。雖然她嫁給了傑西上校,他也帶給她世俗的快樂,但她念茲在茲的是在另一個世界的亞瑟……而當亞瑟的亡靈真的降臨了,艾蜜莉不得不當場為自己這一生的感情作出最後判決……
 
拜雅特在一個通靈故事的框架裡,從女性的視角重新講述了19 世紀桂冠詩人丁尼生的妹妹艾蜜莉與他早逝的摯友亞瑟·哈倫之間的故事。艾蜜莉以未婚妻身份為亞瑟·哈倫守寡九年後,終於接受傑斯上校的求婚,卻得不到任何人的諒解,包括她的哥哥丁尼生,丁尼生甚至在他花費12年為哈倫之死所寫的英詩名作《悼念集》(In Memoriam,1850)裡刻意將艾蜜莉的存在隱略不提。
 
艾蜜莉是怎麼面對這一切的?她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了什麼代價?愛情的美好回憶,現實裡不盡然滿意的夫妻生活,究竟孰輕孰重?
 
在這個中篇小說裡,拜雅特寫下艾蜜莉對於社會期待她所扮演的角色如何作出抗拒,以及由此而生的內心痛苦和自我質疑,卻也在這當中展開對自身情感、現世生活的不斷思辯。
 
這就是拜雅特……

 《天使與昆蟲》的情節如同一部懸疑偵探小說,同時具有高度文學性。這是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