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廢品》一書描寫的是1951-1953年韓戰期間中國戰俘被美軍俘虜的故事。因為哈金這本作品的出版,使得韓戰--這一場被遺忘的戰爭--又受到世人的矚目。
哈金說他本來只打算寫成短篇故事,但一開始就停不下來,最後發展成400多頁的長篇鉅作。他說他在寫作此書時,內在有「某種東西」不斷湧出,後來他才意識到那是什麼,是恐懼。「所有士兵都害怕被俘。」這也是他自己曾經歷的恐懼。哈金14歲時曾加入軍隊,在韓國的一個小村落駐紮過半年,這段經歷對他描寫此書的韓國風俗民情非常有幫助。
故事以黃埔軍校畢業生俞元被派往三十八線的韓戰現場,被美軍俘虜,在戰俘營的遭遇開始。在戰俘營中,中國戰俘要面對的是高壓統治的美國人、是同國不同黨的中國人、還有同黨卻不同心的自己人。在種種鬥爭磨難中,他們唯一的希望就是要活著回去,然而即使盼到戰爭結束、回家的時刻來臨,究竟要回到此岸或彼岸,又是另一場試煉人性的戰爭,只是這次的對象是自己的同胞。
哈金說他本來只打算寫成短篇故事,但一開始就停不下來,最後發展成400多頁的長篇鉅作。他說他在寫作此書時,內在有「某種東西」不斷湧出,後來他才意識到那是什麼,是恐懼。「所有士兵都害怕被俘。」這也是他自己曾經歷的恐懼。哈金14歲時曾加入軍隊,在韓國的一個小村落駐紮過半年,這段經歷對他描寫此書的韓國風俗民情非常有幫助。
故事以黃埔軍校畢業生俞元被派往三十八線的韓戰現場,被美軍俘虜,在戰俘營的遭遇開始。在戰俘營中,中國戰俘要面對的是高壓統治的美國人、是同國不同黨的中國人、還有同黨卻不同心的自己人。在種種鬥爭磨難中,他們唯一的希望就是要活著回去,然而即使盼到戰爭結束、回家的時刻來臨,究竟要回到此岸或彼岸,又是另一場試煉人性的戰爭,只是這次的對象是自己的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