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間跳躍,
成一種反覆交織的悠長線條,
他緩慢凝視時光流淌、
深度刻劃時間剪裁奧秘的深情之作
那我們自以為是的安全感多麼容易失落,
而我們以為計畫好的人生,又建立在多麼薄弱的冰層上……
雖然如此,
為了爭取自己的幸福,
只有義無反顧……
經歷一次婚姻與愛的創傷,在人生困局中的她,該如何重新緊握住第二次的幸福契機?
研究宋明理學的哲學博士,旅居台北完成寫作
德國文壇超級新星 施益堅完全一鳴驚人的初試啼聲之作,甫出版即震撼德國文壇,成為各書店裡讀者詢問度最高的作者之一。
他以德國城鎮真實存在的傳統風俗踏境節作為背景,對於人的生存狀態有洞澈人心的描繪!
踏境節總在七年間隔中到來,每逢此刻,全鎮數千人一連三日沿著小鎮浩浩蕩蕩的出發,邊境行走的不只是盛大歡度節慶,每七年的循環中,人與人重逢又分離,情愫飄忽來去,人們也看著時光的流逝,或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
一個四十多歲的女子,凱絲汀,離了婚,青春期叛逆的兒子、逐漸失智的母親……感到不被一切在乎的人生,處境退無可退。一個年紀相彷的男人懷德曼,單身、學術生涯不順,回鄉教書,畢生所追逐的事業理想卻瀕臨破滅……。
七年前,在上一次踏界時,兩人曾經相遇,而今踏境節再度來臨之際,整整三天的傳統節慶又將開始,而早已飄逝的幸福,剎那間,似乎又近在眼前。
我的人生僅就如此?作家施益堅藉由小說講述一段在稜線上行走的人生,掙扎在哀莫大於心死與情色激亢之間。小說中兩位主角分別來自柏林與科隆,為了追尋幸福,一路從德國海森鄉下轉戰大法蘭克福情色夜店。
《邊境行走》是德國作家施益堅讓讀者驚艷的當代小說,時間是作品穿梭人生長度的引線,人心的願望與期待年復一年被審視著,作者施益堅鋪陳場景手法細膩,運鏡一如電影般令人低迴……純熟懾人的大師筆調,佈局深刻老練、細膩!
作者訪談筆記/編輯室整理
請問小說中提到的踏境節是什麼,德國真的有踏境節嗎?
施:德國確實有踏境節,是古老流傳下來的傳統,小說中虛構的貝根山城每七年舉辦一次踏境節,這樣的節慶目前也在德國某些地方保留著。在我出生的德國家鄉Biedenkopf,因為這裡的人們特別重視這個傳統,堪稱為舉辦踏境節活動最大型的地方,城鎮的居民不僅以此歷史悠久的踏境節自豪,也全體參與這重要的盛大節慶。而許多人與人之間莫名的際遇,也可能悄悄在七年才一回的節慶中暗自上演著。
在這一連三天的節日裡,數以千計的人們一起走路,有山路有平地,坡度最陡的路段甚至有一些危險,需要放慢腳步。每天早晨六點半在廣場聚會開始走路,中午會休息兩小時,晚上的休息時間也會安排音樂、跳舞,就這樣連續走路三天,是一個五光十色的歡樂節慶。踏境行走的習俗在每七年一次的循環中到來,人們也看著時光的流逝,或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
請問你是一位德國人,怎麼會選擇在台北生活,聽說你第一部得獎的長篇小說《邊境行走》就是在台北完成的?
施:大學念哲學時就對東方的哲學好奇(在歐洲念的僅有西洋哲學),因此很希望除了西方哲學還能了解多一些東亞哲學,後來申請獎學金到中國南京大學念了一年的期間,當時就曾短暫來過台灣一週!台灣輕鬆自由的氣氛讓我感到很自在,因此一九九七年就選在台北師範大學學中文,後來再回德國完成學業並去日本念博士,研究跨文化比較哲學方面,2004年取得博士學位。
2005年已經是我第三次來台,做博士後研究的關係,我僅能利用週末與平日的晚上,開始撰寫這部小說,也許人在異鄉、有一些距離感,在另一個他方更能將原本熟悉的家鄉事物表達出來。從2005至2008年,持續努力三年的創作時間,終於完成這部《邊境行走》。
雖然這部小說中描寫節慶的細節是真實的,但仍是一部完全虛構、非自傳的小說。
聽說《邊境行走》甫一出版即在2009年法蘭克福書展上大放異彩,請問讀者是否有提出讓你印象深刻的回應?
施:讀者經常會問我,為什麼你能將小說中女性角色寫的如此細膩,甚至覺得不可思議,這竟然是一個男性作家寫的作品!或許小說家的本事就是洞察人心,因為同樣地女性小說家一樣也可能透察男性心理啊。不過我這樣的回答讀者似乎仍不滿意,直到某一次我開玩笑的說,可能因為自己的兄弟姊妹中正好有姊姊與妹妹吧,讀者這才終於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成一種反覆交織的悠長線條,
他緩慢凝視時光流淌、
深度刻劃時間剪裁奧秘的深情之作
那我們自以為是的安全感多麼容易失落,
而我們以為計畫好的人生,又建立在多麼薄弱的冰層上……
雖然如此,
為了爭取自己的幸福,
只有義無反顧……
經歷一次婚姻與愛的創傷,在人生困局中的她,該如何重新緊握住第二次的幸福契機?
研究宋明理學的哲學博士,旅居台北完成寫作
德國文壇超級新星 施益堅完全一鳴驚人的初試啼聲之作,甫出版即震撼德國文壇,成為各書店裡讀者詢問度最高的作者之一。
他以德國城鎮真實存在的傳統風俗踏境節作為背景,對於人的生存狀態有洞澈人心的描繪!
踏境節總在七年間隔中到來,每逢此刻,全鎮數千人一連三日沿著小鎮浩浩蕩蕩的出發,邊境行走的不只是盛大歡度節慶,每七年的循環中,人與人重逢又分離,情愫飄忽來去,人們也看著時光的流逝,或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
一個四十多歲的女子,凱絲汀,離了婚,青春期叛逆的兒子、逐漸失智的母親……感到不被一切在乎的人生,處境退無可退。一個年紀相彷的男人懷德曼,單身、學術生涯不順,回鄉教書,畢生所追逐的事業理想卻瀕臨破滅……。
七年前,在上一次踏界時,兩人曾經相遇,而今踏境節再度來臨之際,整整三天的傳統節慶又將開始,而早已飄逝的幸福,剎那間,似乎又近在眼前。
我的人生僅就如此?作家施益堅藉由小說講述一段在稜線上行走的人生,掙扎在哀莫大於心死與情色激亢之間。小說中兩位主角分別來自柏林與科隆,為了追尋幸福,一路從德國海森鄉下轉戰大法蘭克福情色夜店。
《邊境行走》是德國作家施益堅讓讀者驚艷的當代小說,時間是作品穿梭人生長度的引線,人心的願望與期待年復一年被審視著,作者施益堅鋪陳場景手法細膩,運鏡一如電影般令人低迴……純熟懾人的大師筆調,佈局深刻老練、細膩!
作者訪談筆記/編輯室整理
請問小說中提到的踏境節是什麼,德國真的有踏境節嗎?
施:德國確實有踏境節,是古老流傳下來的傳統,小說中虛構的貝根山城每七年舉辦一次踏境節,這樣的節慶目前也在德國某些地方保留著。在我出生的德國家鄉Biedenkopf,因為這裡的人們特別重視這個傳統,堪稱為舉辦踏境節活動最大型的地方,城鎮的居民不僅以此歷史悠久的踏境節自豪,也全體參與這重要的盛大節慶。而許多人與人之間莫名的際遇,也可能悄悄在七年才一回的節慶中暗自上演著。
在這一連三天的節日裡,數以千計的人們一起走路,有山路有平地,坡度最陡的路段甚至有一些危險,需要放慢腳步。每天早晨六點半在廣場聚會開始走路,中午會休息兩小時,晚上的休息時間也會安排音樂、跳舞,就這樣連續走路三天,是一個五光十色的歡樂節慶。踏境行走的習俗在每七年一次的循環中到來,人們也看著時光的流逝,或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
請問你是一位德國人,怎麼會選擇在台北生活,聽說你第一部得獎的長篇小說《邊境行走》就是在台北完成的?
施:大學念哲學時就對東方的哲學好奇(在歐洲念的僅有西洋哲學),因此很希望除了西方哲學還能了解多一些東亞哲學,後來申請獎學金到中國南京大學念了一年的期間,當時就曾短暫來過台灣一週!台灣輕鬆自由的氣氛讓我感到很自在,因此一九九七年就選在台北師範大學學中文,後來再回德國完成學業並去日本念博士,研究跨文化比較哲學方面,2004年取得博士學位。
2005年已經是我第三次來台,做博士後研究的關係,我僅能利用週末與平日的晚上,開始撰寫這部小說,也許人在異鄉、有一些距離感,在另一個他方更能將原本熟悉的家鄉事物表達出來。從2005至2008年,持續努力三年的創作時間,終於完成這部《邊境行走》。
雖然這部小說中描寫節慶的細節是真實的,但仍是一部完全虛構、非自傳的小說。
聽說《邊境行走》甫一出版即在2009年法蘭克福書展上大放異彩,請問讀者是否有提出讓你印象深刻的回應?
施:讀者經常會問我,為什麼你能將小說中女性角色寫的如此細膩,甚至覺得不可思議,這竟然是一個男性作家寫的作品!或許小說家的本事就是洞察人心,因為同樣地女性小說家一樣也可能透察男性心理啊。不過我這樣的回答讀者似乎仍不滿意,直到某一次我開玩笑的說,可能因為自己的兄弟姊妹中正好有姊姊與妹妹吧,讀者這才終於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