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暗的林蔭道 | 拾書所

幽暗的林蔭道

$ 252 元 原價 280
布寧的短篇小說集《幽暗的林蔭道》收錄作家一九三七年至一九四五年的創作。這段期間布寧飽受生活匱乏之苦,寫作成為他生活中唯一的樂趣。

小說集的標題「幽暗的林蔭道」出自十九世紀俄國詩人歐加廖夫(Ogarev)的抒情詩《平凡的故事》:「薔薇處處紅似火,林蔭幽徑影深深……」一九三八年〈幽暗的林蔭道〉完成後,布寧也為自己的同系列作品定調:寫一部貫穿愛情主題的小說集。

布寧的情感纖細,清晰地意識生命充滿戲劇性,因此它脆弱、不穩定。在《托爾斯泰的解脫》一文中,作家引用他在少年時期從大文豪口中聽到的兩句話:「生活中沒有幸福,只有幸福的閃光──珍視這些閃光,活在其中吧。」

布寧認為愛情就是照亮人類生命的幸福閃光。在《戰爭與和平》中作家摘錄:「愛不知死為何物,愛就是生命。」這兩句話可以成為整部小說集的題詞,或是貫穿這本集子的主題。就如〈幽暗的林蔭道〉的女主角娜潔日達面對昔日愛人,堅定地說:「每個人的青春都會逝去,而愛情──卻是另一回事。」〈魯霞〉的敘事者二十年來都無法忘懷至愛魯霞,即使光陰荏苒,人事全非,他依舊記得那個幸福的夏天中,兩人共享的一切的細節。〈寒冷的秋天〉女主角的未婚夫戰死沙場,三十年後,她認為生命中真正擁有的只有與未婚夫離別前的那個寒冷秋夜,「其餘的一切,都是不需要的夢罷了」。

《幽暗的林蔭道》一書可以稱為「愛情百科全書」,研究者馬利切夫將《幽暗的林蔭道》中的愛情歸類為以下幾項:原始的愛(〈訪客〉)、妓女出賣靈肉的愛(〈克拉拉小姐〉)、崇高的愛(〈娜塔莉〉)、敵對的愛(〈「薩拉托夫號」輪船〉)、絕望的愛(〈卓依卡和瓦列里婭〉)、令人喜悅陶醉的愛(〈鞦韆〉)、憐憫同情之愛(〈塔妮婭〉、〈魯霞〉、〈馬德里飯店〉、〈名片〉)等。

此外,《幽暗的林蔭道》也是一部「愛情悲劇全書」。〈海茵莉希〉的同名女主角與前男友談判分手時,被怒火中燒的他開槍射死;〈在巴黎〉中相依為命的男女主角,卻因男主角心臟病突發而天人永隔;〈娜塔莉〉中的同名女主角和男主角的戀情眼見就要撥雲見日,娜塔莉卻因早產而驟逝。愛情對布寧而言,是巨大的幸福,但幸福總是不長久的,有時甚至只是一閃而過,繼而消失無蹤。愛與死是這部小說集的中心主題,唯有死亡,才能讓真正的情感定格,並且成為永恆。

布寧於一九四七年四月如此評論自己的小說集:「它講述人生命中悲劇的,以及非常溫柔、美好的感覺。我認為這是我一生中最好的作品。」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