鋅皮娃娃兵:聆聽死亡的聲音(華文世界唯一俄文直譯,完整典藏版) | 拾書所

鋅皮娃娃兵:聆聽死亡的聲音(華文世界唯一俄文直譯,完整典藏版)

$ 395 元 原價 500

華文世界唯一俄文直譯完整版
收錄〈對《鋅皮娃娃兵》的審判〉,聆聽時代的記錄
 
一五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系列作
百年第一人記者文獻文學獲獎
作品授權52個國家,翻譯成47種語言
台灣版作者燙金簽名
 
劉心華(政大斯拉夫語系教授)總導讀
陳相因(中研院文哲所副研究員)專文推薦
 
「我不知道,從那場沒有人需要的戰爭活下來,將來會怎樣。」
一九七九至一九八九年間,距離第二次世界大戰還不過三十年,為了對抗西方勢力,蘇聯發起了一場在阿富汗的戰爭。在蘇聯當局的宣傳與鼓勵下,大量的年輕人投入了這場無聲無息,也一無所獲的戰爭。許多母親將兒子送上了光榮的前線,回來的卻是裝在鋅皮棺材中冰冷的孩子。戰爭結束後,當年的英雄被指控為殺人如麻的劊子手,為國家盡義務,獻身戰場的大兵遭受鄙夷。這些活著回來的人難以適應日常生活,在阿富汗現場的脫序記憶與創傷讓他們一輩子都只習慣以暴力解決問題。
 
「我什麼也不怕,但我不願意被留在這段歷史裡。」
二○一五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訪問了失去兒子的母親,以及飽受歧視的退役大兵,並在戰爭結束後兩年內立即出版,為這場失敗的戰爭留下了深刻的歷史紀錄。書中忠實呈現在阿富汗泯滅人性的戰爭,也為那些痛苦與創傷發聲,讓我們能夠親眼見證二十世紀的暴力與後續留下的沉痛記憶。
 
「你們這是踩在人民最痛、最深的傷口上。」
本書出版後,亞歷塞維奇被告上法庭,原告包含了他所訪問過的退役士兵以及殉職軍人的母親。他們指控亞歷塞維奇在書中曲解他們的證詞,汙衊那些為國家盡忠的「國際主義軍人」。控訴看似源自母親失去孩子與蒙受指責的悲痛,還有為國奉獻卻遭到譴責的不滿。但也有人說有些人說這場「讓我們在阿富汗戰爭中吃下第二次敗仗」的官司背後,籠罩著共產勢力的遺毒。台灣版特別收錄本次訴訟案的法庭紀錄、各方證詞以及社論、媒體投書等,以其保留戰爭後續留下的深刻影響,與面對責任和傷痛的各種面向。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