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的技藝:《華爾街日報》首席主筆教你寫出兼具縱深與情感,引發高關注度的優質報導 | 拾書所

報導的技藝:《華爾街日報》首席主筆教你寫出兼具縱深與情感,引發高關注度的優質報導

$ 379 元 原價 480

★「自媒體」時代,內容才是王道!所有紀實寫作者都需要的撰稿聖經
★1988年出版至今,長踞AMAZON新聞類教科書暢銷排行榜前五名

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沒人告訴你,報導應該這樣寫!
由《華爾街日報》內部培訓手冊改編而成

-----

紀實寫作者的必備寶典,歷久彌新的採訪、寫作、修潤心法
書中收錄大量精采範例,循序漸進教你精煉「報導」這項繁複技藝
讓你的故事緊緊抓牢眾人的心,讀者不再棄你而去

「讀者確實需要特定的資訊,我們的首要之務是為他們提供那些資訊。但除此之外,讀者還有更深沉、更廣泛的需求需要獲得滿足,否則他們一下子就溜走了,放棄閱讀向來比任何事情都來得容易。……所有讀者的唯一共同需求,那也是一切準則背後的終極準則:拜託,寫精彩一點!我想聽故事!」——威廉‧布隆代爾

巧思是可以學習的!要說出「有吸引力的好故事」不代表必須追逐聳動暴力腥羶色,也不意味只能從可愛動物影片和行車紀錄器裡剪輯影像。本書將寫作者會碰到的所有疑難一網打盡,從素材的收集方式、系統化歸檔的竅門、「主題陳述」寫作方法,到經營故事裡的對立元素、活用採訪技巧、雕琢用字遣詞等,作者都傾囊相授,手把手地帶你克服險阻,寫出深入人心、傳頌千里的好報導。

如果你有以下的疑問……
▍想做出一篇好專題,但腦中念頭紛雜、手邊資料零散,怎樣才能改善寫稿時的混亂狀態?
→先泛讀、再精讀所有素材,並標注索引。編寫索引能為故事元素勾勒出井然有序的圖像,避免在寫作過程中痛苦地浪費時間。

▍構想很宏大,但真正開始寫稿才發現自己力有未逮,為了增加篇幅,只好加入無關痛癢的事實、數字和廢話?
→用因果關係來檢視故事的構想,鎖定故事範圍,並且仔細考慮「時間」、「距離」、「涉入對象」三要素。

▍有好幾組對象想採訪,卻不知道怎麼決定採訪的順序,也不知道怎麼讓採訪井然有序?
→優先尋找事件中的三種人——「智者」、「文人」、「師傅」!這些人能幫你深入故事的最底層,提供故事所需的細節、軼事和當事人。

▍報導裡一提到數字,讀者就會放棄閱讀,該怎麼辦?
→一個段落裡絕對不能堆砌太多數字!並且切記儘量改寫數字,讓數字變得更有畫面感,例如把「成長百分之九十八」改寫成「幾乎翻了一倍」。

▍眾家媒體競相報導同一主題時,怎樣才能寫出新意?
→先分析這個主題的發展狀況,接著使用「局部定位法」、「預測法」或「觀點切換法」,來擴張主題、為故事加料,或改變故事性質。

作者強調,記者是「說故事的人」,也需要像小說家一樣打磨文字技巧、培養敏銳的觀察力;撰稿是環環相扣的流程,始於記者腦中的一絲念頭,終於最後修潤而成的報導。不論是寫產業分析,還是人物專訪;不論是寫幾千字的短篇報導,或是數萬字的長篇專題,這本書都能給新手和老手許多可靠實用的建議。最終,你將能從作品中得到苦盡甘來的滿足,真正獲得身為記者的樂趣和成就!

「在1984年,我讀到這本書的草稿……直到今天,我仍然使用這本書作為新聞專題和雜誌寫作課程的教材,因為沒有任何一本書比它好。有志寫作的人,都應該一再重讀這本書!」——AMAZON資深讀者五星評價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