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生相隨 | 拾書所

今生相隨

$ 360 元 原價 360
路仍如此遙遠  一九八七年,琉璃工房成立,滿腦子的「Pate-de-verre」和Daum。 Pate-de-verre,玻璃粉脫臘鑄造,十九世紀在法國極風行的一種玻璃工藝。Daum是至今碩果僅存的使用Pate-de-verre的工作室。在一九八七年,已經有一百六十七年的歷史。 琉璃工房成立之初,選定這種技法,希望創作中國自己的水晶玻璃----當然,因為是中國,所以豈止是水晶玻璃,應該叫「中國玻璃」。初學乍練,Daum,一時間,就成了崇拜的對象和假想敵。聽說,有一對夫婦買下了Daum整個工作室,覺得很意外,是經營不善嗎?寫信給Daum,問能不能付款買他們的Know-How,無奈沒人理。 意氣風發起來,只好說,法國人能,為什麼我們不能? 當時和一個算是很有見識的朋友說起這個想法,朋友說:「人家法國人幹了兩百年了,你們半路出家就想搞?法國人不就白混了!」  傳承中國琉璃藝術 從一九八七年起,將近三年半,七千五百萬元的負債,所有的房子抵押了不算,利息都快繳不出來。爐子裡燒出來的作品,只有絕望。因為在日本展出幾件勉強湊出來的作品,結果,聽說,中國西漢就有這種技法。 一下子,話突然接不下去。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墓裡的琉璃耳杯,距今至少二千一百年。中國琉璃的說法,就在這時候,沈重起來。 一九九七年十月,十年了的琉璃工房,在巴黎,聽說Daum被SAGEM兼併,預備大張旗鼓,重振雄風。有人介紹了和Daum的新VP見面,十年前的過去種種兜頭而來,一夜興奮不能成眠。次日一見,發現是位財務出身的VP,泛泛地談著,對琉璃工房瞭若指掌。突然,話又接不下去了。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