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水墨畫在近五十餘年來的發展過程之中,承續著中國傳統水墨畫精神者甚多。期間,直接受到傳統繪畫精神影響,又受到近代西潮衝擊而產生的巨大變革,首推清代末年開始出現對於西方寫實主義反省之契機。當時所謂中國、日本畫壇所面對的西方寫實主義並非是單純對象模寫,而是經歷了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寫實主義、印象派、象徵主義之不斷變化的西方繪畫,特別是相較於經過文人繪畫的「意筆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娛耳」(倪雲林論山水)的表達形式之後,中國水墨畫趨向於簡練與樸素的形質。
然而,時人認為東方之孱弱國勢乃因精神物質文明之衰弱,而非精神受到束縛。於是,畫家們對於那種不經反省而忽視自然的文人畫末流產生排拒,逐漸步上對於自然描寫的重視。他們也知道自然並非只是死的自然之呈現,而必須是有情感的,類似宋代繪畫那種注意對象描寫的自然。宋代繪畫於是被推為中國繪畫的典型,然而,表現對象並非捕捉其常形,而是「山石竹木水波煙雲,雖無常形而有常理」(蘇東坡〈淨因院畫記〉)。北宋繪畫的動人之處,即在中國繪畫發展裡面那種不捨自然,卻又追求言語所難表達的畫外意,也就是那種試圖掙脫自然拘束的畫家創造自然的自主性。
台灣近數十年來的水墨發展之中,強調回歸自然精神的掌握卻又直訴心靈與自然交感那樣的另創嶄新世界的畫家不少。本書僅舉出具有特殊面目而卓然成家的數位活躍於不同領域的畫家,他們分別是夏一夫、胡念祖、歐豪年、何懷碩、江明賢、張伸熙、劉昌漢、黃才松、林章湖等人。這些畫家們固然創作理念不同,然而共同趨勢在於表現出東方獨特的審美品味,能入自然而又能出於自然,使心靈呈現出景致獨造的表象與內在的密切關聯,承續於傳統卻又具有時代的感受。
然而,時人認為東方之孱弱國勢乃因精神物質文明之衰弱,而非精神受到束縛。於是,畫家們對於那種不經反省而忽視自然的文人畫末流產生排拒,逐漸步上對於自然描寫的重視。他們也知道自然並非只是死的自然之呈現,而必須是有情感的,類似宋代繪畫那種注意對象描寫的自然。宋代繪畫於是被推為中國繪畫的典型,然而,表現對象並非捕捉其常形,而是「山石竹木水波煙雲,雖無常形而有常理」(蘇東坡〈淨因院畫記〉)。北宋繪畫的動人之處,即在中國繪畫發展裡面那種不捨自然,卻又追求言語所難表達的畫外意,也就是那種試圖掙脫自然拘束的畫家創造自然的自主性。
台灣近數十年來的水墨發展之中,強調回歸自然精神的掌握卻又直訴心靈與自然交感那樣的另創嶄新世界的畫家不少。本書僅舉出具有特殊面目而卓然成家的數位活躍於不同領域的畫家,他們分別是夏一夫、胡念祖、歐豪年、何懷碩、江明賢、張伸熙、劉昌漢、黃才松、林章湖等人。這些畫家們固然創作理念不同,然而共同趨勢在於表現出東方獨特的審美品味,能入自然而又能出於自然,使心靈呈現出景致獨造的表象與內在的密切關聯,承續於傳統卻又具有時代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