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試圖從美學思考的流變,探討文人詩書畫印在美術史的價值,並從台灣當代水墨的延續與突變,描述文人畫面對現代的回應與表現。代表性的八位水墨畫家,多數是同年出生,但最年長與最年輕者前後相差卅五年,應當更能具體呈現近現代文人寫意水墨在台灣的多樣典型與影響。本書從第二章起敘述諸家成就,摘要如下:
一、書畫傳統的延續與新意:以金石書畫的典範,分析吳平受傳統影響的濡染與思考,以至形成晚年典雅奇崛的造形品味;而傳承古今的新意,亦使孫家勤從張大千的啟發上溯唐、五代風範,追索出近年潑彩花卉的個人面目。
二、文人風範的畫意與畫境:李義弘透過鄉情畫境的開創,以特殊的攝影角度與運鏡手法,藉水墨融滲出自身對土地的情感;周澄則從自身敦厚情性,透過書畫印的體會,化沁入線條結構與山勢造形中,滋養出個人蒙養川靈的醇斂。
三、做為個體的自覺與脫逃:蔣勳以其藝術多元的素養,從普羅美學家的身分,表現出文人艷麗的內化與花落飄零的詠歎;小魚則以書畫逃禪的野逸思考,從人世間進到精神禪境,卻能在曖昧不清的分際中出入自得。
四、知識分子的玩世與疏離:從早年的田園、都市,到當下的豬獸嬉遊,倪再沁對傳統筆墨情感的堅持,與當代社會荒謬的批判,無異顯出他嘲諷當代的反思;于彭則以出入玩世的疏離姿態,在雞鴨仙鶴與春意盎然的裸女間浮沉。
一、書畫傳統的延續與新意:以金石書畫的典範,分析吳平受傳統影響的濡染與思考,以至形成晚年典雅奇崛的造形品味;而傳承古今的新意,亦使孫家勤從張大千的啟發上溯唐、五代風範,追索出近年潑彩花卉的個人面目。
二、文人風範的畫意與畫境:李義弘透過鄉情畫境的開創,以特殊的攝影角度與運鏡手法,藉水墨融滲出自身對土地的情感;周澄則從自身敦厚情性,透過書畫印的體會,化沁入線條結構與山勢造形中,滋養出個人蒙養川靈的醇斂。
三、做為個體的自覺與脫逃:蔣勳以其藝術多元的素養,從普羅美學家的身分,表現出文人艷麗的內化與花落飄零的詠歎;小魚則以書畫逃禪的野逸思考,從人世間進到精神禪境,卻能在曖昧不清的分際中出入自得。
四、知識分子的玩世與疏離:從早年的田園、都市,到當下的豬獸嬉遊,倪再沁對傳統筆墨情感的堅持,與當代社會荒謬的批判,無異顯出他嘲諷當代的反思;于彭則以出入玩世的疏離姿態,在雞鴨仙鶴與春意盎然的裸女間浮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