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是世界上最小的生物,它像個看不見的魔術師,默默的在地球上每個角落做著了不起的事情。
它們是世界上最小的生物,而且數量很多很多一小匙的土壤裡可能就有10億個,幾乎和全印度的人口一樣多
在你肚子裡,有全世界人口的10倍、甚至100倍的微生物!
哇!這怎麼得了,我們會生病嗎?
說到微生物,很多人會先想到讓人生病的細菌、流感病毒、SARS等等,但其實只有少數的微生物會讓人生病,大多數的微生物有不同的神奇力量,會幫助你保持健康、把牛奶變成優格,或是把石頭變成土壤……等等。
微生物小到肉眼看不見,長相卻各不相同,有的圓圓的,有的形狀像貝殼,有的還帶著扭來扭去的尾巴。它們無所不在,從空氣中、海洋裡、火山口、到你家冰箱都可以發現它們的蹤影,連我們的皮膚上、肚子裡都有驚人的數量,和你我的生活息息相關。
這本書帶你看見微生物的長相、如何吃東西、繁殖的方式,和它們的特殊能力,大人和小孩讀來都是一本有趣的入門書,看見小小微生物的大世界!
●導讀
導讀:微生物的大世界
導讀人/周崇熙
國立臺灣大學獸醫專業學院副教授
兼人畜共通傳染病研究中心主任
看不見的敵人:病原微生物
這幾年的新聞中,許多時常被提起的傳染病像禽流感、狂犬病、伊波拉病毒感染、SARS等,都是由我們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所引發;而早年常聽聞的傳染病包括鼠疫、天花、肺癆等,也是由在顯微鏡下才能一探真面目的微生物所造成。這些會誘發疾病的微生物我們統稱為「病原」微生物,大至可以用肉眼觀察的寄生蟲,稍小一點的像是需用普通顯微鏡放大一千倍觀察的細菌,再小一點的是得用電子顯微鏡放大一萬倍才能看到的病毒,還有更小的如造成狂牛病的普利昂,電子顯微鏡也難以窺探。
這些讓人類或動物輕則微恙,重則致命的微生物,有些能用藥物來對抗,比如說使用抗生素來治療肺癆;有些靠施打疫苗來預防,例如每年給犬貓注射狂犬病疫苗,避免狂犬病的感染;有些則能經過改善環境衛生來有效阻止,比如像鼠疫這樣的傳染疾病;但對於伊波拉病毒等等,人類目前尚是束手無策。
好的微生物就在你身邊
當然,不是所有的微生物都扮演病原這種壞人角色,其實,病原微生物只占整個微生物世界的一小部分而已。大多數的微生物並不會出現在人類或動物身上,它們存在於任何你想得到或想不到的地方。而少部分存在人類或動物身上的微生物,它們不但沒有害處,甚至對身體健康具有支持作用,比如幫助你打敗壞菌,或幫助身體吸收養分,這些「好」微生物包括乳酸桿菌、比菲德氏菌等,我們稱為「益生菌」,許多食品本身含有或額外添加了益生菌,可以幫助我們增進健康。此外,某些微生物會居住在植物的根部,像是根瘤菌,一方面吸收植物供給的能源,同時又固定大氣中的游離氮氣,成為植物可以吸收的養分。土壤中也有微生物,像硝化細菌可以協助岩石風化成土壤,讓土壤肥沃有利植物生長、糧食生產。
微生物的大世界
不同的微生物適合不同的生長環境,認識微生物的生長條件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該怎麼與它們和平共處。一般而言,微生物最適合在接近人類體溫的環境中滋長,若是溫度下降,它們生長的速度就會漸漸緩慢下來,因此我們才會把食物冷藏或冷凍在冰箱裡,減緩食物被細菌利用而腐敗的速度。另一方面,氧氣是微生物生長的重要因子,所以人們發明了真空包裝,可以有效的阻絕氧氣、抑制會破壞食物的微生物。但是,真空包裝也不是萬能的,像是肉毒桿菌在無氧的真空環境中反而會更活躍(不慎食用會引起食物中毒),這點還有待科學家們多多努力。
自古以來,人們也懂得利用微生物來做事,像是利用酵母菌的代謝工作來製造食物。酵母菌群等微生物在無氧氣的環境下,會將醣類轉換成較小分子的有機代謝物,這個過程我們稱為「發酵」。發酵幫助人們製作出酒、醬油、酸菜、優酪乳、釀造醋及麵包等美味的食物,發酵的過程中產生特殊的香氣,讓我們能享受酒香、茶香、醋香、和剛出爐的麵包香。人們更進一步將微生物運用在醫學上,像是從青黴菌提煉出盤尼西林(青黴素),提高治癒感染的機率,改變了人類與傳染病之間生死搏鬥的歷史。
小小的微生物,存在著說不完的大千世界。希望讀完這本書,點燃小朋友對微生物大世界著迷的引擎,讓我們一起出發探索去!
●本書特色
1.這是一本不一樣的知識類圖畫書,用簡白的語言和圖畫介紹科學知識,一頁一頁開啟對微生物的好奇與感動。
2.這是一本美麗的圖畫書,繪者以巧筆描繪花樣繁多的微生物,你相信嗎?草履蟲可以這麼漂亮!
3. 本書內容經台大獸醫系副教授周崇熙審閱,並撰寫深度導讀,導覽微生物世界的奇妙旅程。同時附上「牛奶變優格」的製作過程,一起體會微生物的神奇魔術!
●書評推薦
英美各大書評媒體 星級推薦
這一本美麗、讓人讚嘆的圖畫書,表現了「小生物」的力量。
~~美國‧書單雜誌星級推薦
以美麗但簡單的語言敘述了微生物的故事,圖畫優雅又富有知識性,讓小讀者們走進科學。
它們是世界上最小的生物,而且數量很多很多一小匙的土壤裡可能就有10億個,幾乎和全印度的人口一樣多
在你肚子裡,有全世界人口的10倍、甚至100倍的微生物!
哇!這怎麼得了,我們會生病嗎?
說到微生物,很多人會先想到讓人生病的細菌、流感病毒、SARS等等,但其實只有少數的微生物會讓人生病,大多數的微生物有不同的神奇力量,會幫助你保持健康、把牛奶變成優格,或是把石頭變成土壤……等等。
微生物小到肉眼看不見,長相卻各不相同,有的圓圓的,有的形狀像貝殼,有的還帶著扭來扭去的尾巴。它們無所不在,從空氣中、海洋裡、火山口、到你家冰箱都可以發現它們的蹤影,連我們的皮膚上、肚子裡都有驚人的數量,和你我的生活息息相關。
這本書帶你看見微生物的長相、如何吃東西、繁殖的方式,和它們的特殊能力,大人和小孩讀來都是一本有趣的入門書,看見小小微生物的大世界!
●導讀
導讀:微生物的大世界
導讀人/周崇熙
國立臺灣大學獸醫專業學院副教授
兼人畜共通傳染病研究中心主任
看不見的敵人:病原微生物
這幾年的新聞中,許多時常被提起的傳染病像禽流感、狂犬病、伊波拉病毒感染、SARS等,都是由我們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所引發;而早年常聽聞的傳染病包括鼠疫、天花、肺癆等,也是由在顯微鏡下才能一探真面目的微生物所造成。這些會誘發疾病的微生物我們統稱為「病原」微生物,大至可以用肉眼觀察的寄生蟲,稍小一點的像是需用普通顯微鏡放大一千倍觀察的細菌,再小一點的是得用電子顯微鏡放大一萬倍才能看到的病毒,還有更小的如造成狂牛病的普利昂,電子顯微鏡也難以窺探。
這些讓人類或動物輕則微恙,重則致命的微生物,有些能用藥物來對抗,比如說使用抗生素來治療肺癆;有些靠施打疫苗來預防,例如每年給犬貓注射狂犬病疫苗,避免狂犬病的感染;有些則能經過改善環境衛生來有效阻止,比如像鼠疫這樣的傳染疾病;但對於伊波拉病毒等等,人類目前尚是束手無策。
好的微生物就在你身邊
當然,不是所有的微生物都扮演病原這種壞人角色,其實,病原微生物只占整個微生物世界的一小部分而已。大多數的微生物並不會出現在人類或動物身上,它們存在於任何你想得到或想不到的地方。而少部分存在人類或動物身上的微生物,它們不但沒有害處,甚至對身體健康具有支持作用,比如幫助你打敗壞菌,或幫助身體吸收養分,這些「好」微生物包括乳酸桿菌、比菲德氏菌等,我們稱為「益生菌」,許多食品本身含有或額外添加了益生菌,可以幫助我們增進健康。此外,某些微生物會居住在植物的根部,像是根瘤菌,一方面吸收植物供給的能源,同時又固定大氣中的游離氮氣,成為植物可以吸收的養分。土壤中也有微生物,像硝化細菌可以協助岩石風化成土壤,讓土壤肥沃有利植物生長、糧食生產。
微生物的大世界
不同的微生物適合不同的生長環境,認識微生物的生長條件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該怎麼與它們和平共處。一般而言,微生物最適合在接近人類體溫的環境中滋長,若是溫度下降,它們生長的速度就會漸漸緩慢下來,因此我們才會把食物冷藏或冷凍在冰箱裡,減緩食物被細菌利用而腐敗的速度。另一方面,氧氣是微生物生長的重要因子,所以人們發明了真空包裝,可以有效的阻絕氧氣、抑制會破壞食物的微生物。但是,真空包裝也不是萬能的,像是肉毒桿菌在無氧的真空環境中反而會更活躍(不慎食用會引起食物中毒),這點還有待科學家們多多努力。
自古以來,人們也懂得利用微生物來做事,像是利用酵母菌的代謝工作來製造食物。酵母菌群等微生物在無氧氣的環境下,會將醣類轉換成較小分子的有機代謝物,這個過程我們稱為「發酵」。發酵幫助人們製作出酒、醬油、酸菜、優酪乳、釀造醋及麵包等美味的食物,發酵的過程中產生特殊的香氣,讓我們能享受酒香、茶香、醋香、和剛出爐的麵包香。人們更進一步將微生物運用在醫學上,像是從青黴菌提煉出盤尼西林(青黴素),提高治癒感染的機率,改變了人類與傳染病之間生死搏鬥的歷史。
小小的微生物,存在著說不完的大千世界。希望讀完這本書,點燃小朋友對微生物大世界著迷的引擎,讓我們一起出發探索去!
●本書特色
1.這是一本不一樣的知識類圖畫書,用簡白的語言和圖畫介紹科學知識,一頁一頁開啟對微生物的好奇與感動。
2.這是一本美麗的圖畫書,繪者以巧筆描繪花樣繁多的微生物,你相信嗎?草履蟲可以這麼漂亮!
3. 本書內容經台大獸醫系副教授周崇熙審閱,並撰寫深度導讀,導覽微生物世界的奇妙旅程。同時附上「牛奶變優格」的製作過程,一起體會微生物的神奇魔術!
●書評推薦
英美各大書評媒體 星級推薦
這一本美麗、讓人讚嘆的圖畫書,表現了「小生物」的力量。
~~美國‧書單雜誌星級推薦
以美麗但簡單的語言敘述了微生物的故事,圖畫優雅又富有知識性,讓小讀者們走進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