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文化的傳承形式有二,一為口傳形式,一為書寫形式。而現今的音樂文化,均是藉由這兩種形式傳續下來。此外在不同的音樂文化下,傳承的過程,有只以口耳相傳或書寫樂譜的形式來延續;也有既具書寫樂譜,又具口耳相傳的承續。其中在口傳與書寫形式兼備的音樂文化裡,有些特重書寫的形式,其樂譜發展得完備且繁複,口傳形式反倒只具輔助功能;有些音樂文化中,特重口傳形式,樂譜則只是輔助工具。本書首先將分析探討口傳與書寫音樂形式的種類、功能、特色和意義,而後以口傳與書寫形式二者兼備的音樂文化之一:崑曲音樂文化,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研究崑曲歌唱與其傳承形式之間的關連性。
在此選擇崑曲歌唱作為探討主題,原因有二:崑曲在戲曲史上起起伏伏,但是它在歌唱聲音的表現,和實際演唱方法上,卻是一直以來,中國四百多種地方戲曲爭相學習擷取的標竿(董榕森1981:212;梁谷音訪談1999;張洵澎訪談1999)。這表示了此種戲曲在中國戲曲史中的代表性,並且在中國音樂裡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故研究崑曲歌唱有其意義與價值。
其次,「崑曲在大陸,觀眾在台灣」,這是二十世紀末大陸崑曲界廣為流傳的一段話。崑曲流傳到台灣以後,雖然一直沒有職業的崑曲劇團,但業餘崑曲團體劇團相繼成立,諸如台灣水磨曲集劇團、台灣崑曲劇團、台灣絲竹京崑劇團、蘭庭崑劇團等;此外相繼有崑曲相關大小活動的舉辦,諸如台北有每星期日的曲會、崑曲傳習計劃,甚至大型崑劇表演等,崑曲的愛好者與參與者在這些團體和活動當中則日漸增多。故以崑曲歌唱為主題,有助於更多人了解此門精緻藝術。
本書以崑劇牡丹亭「遊園」中最膾炙人口的曲牌【皂羅袍】為例,試圖對崑曲音樂文化中這兩種傳承形式的理論與實踐,進行描述、比較與分析。探討的範圍,在口耳相傳方面,包括錄音採譜工作、裝飾唱法分類,和實際演唱的風格比較。而書寫樂譜方面,則包括樂譜分類、譯譜理論與實踐,及多種樂譜的比較等。此外口耳相傳的演唱與書寫樂譜間之實踐與相關性,也是本論文的研究重心。其探討的層面有三:從樂譜到實際演唱、師承之下的實際演唱風格、師承之下的樂譜,以及從實際演唱到重建樂譜等。在此希冀能對崑曲歌唱,作另一種角度的探討,藉此提供中國戲曲研究另一視角的論述觀點,擴展中國戲曲更寬廣的思考空間與視角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