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建築,何為「勝」?何為「負」?
負建築絕非失敗的建築,而是人類真正需要的建築。
繼安藤忠雄及伊東豐雄後,下一位國際級的日本建築大師。
「有沒有可能建造一種既不刻意追求象徵意義又不刻意追求視覺需求的建築呢?正是在這樣的悲觀氛圍中,我寫下了一系列的文章,也由此誕生了這本書,並取了一個莫名其妙的書名——《負建築》。」——隈研吾
長久以來建築被人類視為庇護所,土地和房屋被視為是一種財物,進入20世紀更在住宅政策和財團的文宣攻勢之下,更強化了擁有房屋就是擁有幸福的這種固有觀念。經濟活動的推波助瀾,加上鋼筋混凝土技術的發展,建商相繼推出了一波又一波的大廈建案,一棟比一棟高的建築天際線開始遮住了人們的視野。
然而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奧姆真理教毒氣事件,一直到911恐怖攻擊,原以為是庇護所的建築在瞬間瓦解,而災後背負原有的貸款和重建住宅財務壓力的「幸福」人們,反倒成為不幸的一群。這揭示的不僅是現代建築物理性的脆弱,也揭露了建築「私有」和「獨立」這兩個割裂性客體概念本質上的脆弱。身為一名建築師,走過石油危機、泡沫經濟的起飛到破滅,作者提出對建築與人的關係的深刻省思,期待能夠為建築找出一條永續而和諧的出路,與時間、自然並存共進。
本書特色
隈研吾在台灣的建築作品──「曖昧」:「澳底大地建築國際計畫」,台灣第一次的國際集體創作,以「Next Gene(下代基因)」為主題,邀請國內外各十位知名建築師,共同在台北縣貢寮山上集體創作,可望成為台灣與世界建築史鏈接的代表作。此計畫開發人是捷年開發資產管理公司,並由亞洲大學副校長暨交大建築研究所教授劉育東擔任總主持人。十位外國建築師中,第一位就是隈研吾。(其他建築師有:日本的平田晃久(Akihisa Hirata)、韓國的徐惠林(Hailim Suh)、來自日本的哈佛大學建築系主任森俊子(Toshiko Mori)、來自大陸的麻省理工學院建築系主任張永和,以及荷蘭建築團隊MVRDV、義大利建築團隊IaN+、西班牙Fenando Menis、德國建築團隊GRAFT和北歐丹麥的Julien De Smedt。台灣的十位建築師為龔書章、曾成德、姚仁喜、邱文傑、楊家凱、簡學義、黃宏輝、陳瑞憲、黃聲遠和劉育東。)
負建築絕非失敗的建築,而是人類真正需要的建築。
繼安藤忠雄及伊東豐雄後,下一位國際級的日本建築大師。
「有沒有可能建造一種既不刻意追求象徵意義又不刻意追求視覺需求的建築呢?正是在這樣的悲觀氛圍中,我寫下了一系列的文章,也由此誕生了這本書,並取了一個莫名其妙的書名——《負建築》。」——隈研吾
長久以來建築被人類視為庇護所,土地和房屋被視為是一種財物,進入20世紀更在住宅政策和財團的文宣攻勢之下,更強化了擁有房屋就是擁有幸福的這種固有觀念。經濟活動的推波助瀾,加上鋼筋混凝土技術的發展,建商相繼推出了一波又一波的大廈建案,一棟比一棟高的建築天際線開始遮住了人們的視野。
然而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奧姆真理教毒氣事件,一直到911恐怖攻擊,原以為是庇護所的建築在瞬間瓦解,而災後背負原有的貸款和重建住宅財務壓力的「幸福」人們,反倒成為不幸的一群。這揭示的不僅是現代建築物理性的脆弱,也揭露了建築「私有」和「獨立」這兩個割裂性客體概念本質上的脆弱。身為一名建築師,走過石油危機、泡沫經濟的起飛到破滅,作者提出對建築與人的關係的深刻省思,期待能夠為建築找出一條永續而和諧的出路,與時間、自然並存共進。
本書特色
隈研吾在台灣的建築作品──「曖昧」:「澳底大地建築國際計畫」,台灣第一次的國際集體創作,以「Next Gene(下代基因)」為主題,邀請國內外各十位知名建築師,共同在台北縣貢寮山上集體創作,可望成為台灣與世界建築史鏈接的代表作。此計畫開發人是捷年開發資產管理公司,並由亞洲大學副校長暨交大建築研究所教授劉育東擔任總主持人。十位外國建築師中,第一位就是隈研吾。(其他建築師有:日本的平田晃久(Akihisa Hirata)、韓國的徐惠林(Hailim Suh)、來自日本的哈佛大學建築系主任森俊子(Toshiko Mori)、來自大陸的麻省理工學院建築系主任張永和,以及荷蘭建築團隊MVRDV、義大利建築團隊IaN+、西班牙Fenando Menis、德國建築團隊GRAFT和北歐丹麥的Julien De Smedt。台灣的十位建築師為龔書章、曾成德、姚仁喜、邱文傑、楊家凱、簡學義、黃宏輝、陳瑞憲、黃聲遠和劉育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