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年輕一代的建築人,如何看待台灣的未來?他們創造出來的建築具備什麼樣的前瞻性與在地性?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來看一下當前台灣建築文化的現象。
921地震以後台灣社會曾經展開一連串追求「台灣新建築」的運動,產生許多令人讚賞的建築作品,經過五、六年的努力之後,這個聲音似乎已經漸漸沉寂下來。
過去兩年在台灣喊得瞞天震響的聲音,是豪宅的驚嘆與高房價的歡呼;
沒有人照顧的農地成為財團炒作與政府政策利多的題材;平原上與環境格格不入的城堡地標型建築,讓人怵目驚心而不忍回頭;嚴重破壞環境的交通建設、水庫、電廠卻成為政府的施政績效指標。
另一方面,大眾文化對於建築的熱情未減,旅行社推出的歐洲文藝復興建築之旅場場爆滿、書店舖滿了大量國外建築書籍、高消費的建築講座成為流行的休閒行為、外國建築師像傳教士一般在體育館演講。
在這種時空氛圍之下,仍有許多人在尋找台灣建築文化的出路。
例如,獨立經營了七年的「準建築人手札」、新成立的「建築改革社」等。
可以看到諸多建築人面對不同的課題,繼續為這塊土地努力著,創造出令人們感動的力量。
台灣總共有二十八間建築相關系所,將近一萬名在學學生,問題是,如何更加凝聚這份感動的力量,讓更多年輕的建築人意識到,自已是創造台灣時代的重要角色?
許多朋友討論後,決定在2007年推出一個以每位大學生自己畢業設計作品當作題目的競圖,名為「新建築人獎」。
這個活動目的有三點:
1.提高建築系設計教學與學習熱忱,
2.鼓勵優異表現者作為其他學生之楷模,
3.透過出版與展覽促成交流與學習。
新建築人獎公告之後有將近五百人報名,在上百位交件者的淚水與汗珠下展開,2007年七月順利完成在華山的評選與展覽。
評審委員包括Alexander Tzonis、林志成、林昌修、李俊仁、胡寶林、黃聲遠、廖偉立、張基義、邱文傑、鄭晃二等十位評審,其中學校教師與執業建築師各半。初選挑出四十四件作品,複選挑出十三件作品,決選挑選一件首獎、四件佳作、八件入選。
相關內容請詳見:blog.yam.com/451 for detail.
評審結束後,我與這十三位得獎的年輕人聊天,聽到背後充滿許多精采的故事,他們對於自己的設計都有一份很強韌的執著。
例如有人是在指導老師一路反對之下完成設計,但是也獲得這項全國大賽的肯定,可見除了堅持正確的方向,還必須要有能力完成自己所堅持的事情。這個競賽與評選的目的並不是要創造建築的「星光幫」,畢竟建築是一生的事業,年輕時的光環並不能保證日後的成就。
但是,它卻可以激勵更好的表現,成為看得更高更遠的墊腳石。同時,透過觀察與瞭解這些年輕的建築人,可以讓我們感受到台灣建築未來的活力。
本書收錄的四十四件作品當中,作者關心的議題以環境、社會、經濟等與「永續」相關的議題居多,其次才是關於「哲學理論」與「空間」的探討。
在許多作品中都可以看到這一代台灣年輕人不只關心眼前真實的問題,也很用心在探索未來的各種可能性。用一種比喻的方式來說,生活在台灣這塊亞熱帶海洋島嶼上的人,時常可以感受到日漸嚴重的溫室效應以及國際政治壓力,擔心海上隨時都有可能颳起強大的氣旋、無情的豪雨及大水,將會淹沒這片土地。
如果,閱讀完作品的設計說明,讀者還是無法理解設計者的想法,建議直接欣賞作品的圖像,尋找隱藏在這些圖像背後,年輕創作者內心的精靈。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來看一下當前台灣建築文化的現象。
921地震以後台灣社會曾經展開一連串追求「台灣新建築」的運動,產生許多令人讚賞的建築作品,經過五、六年的努力之後,這個聲音似乎已經漸漸沉寂下來。
過去兩年在台灣喊得瞞天震響的聲音,是豪宅的驚嘆與高房價的歡呼;
沒有人照顧的農地成為財團炒作與政府政策利多的題材;平原上與環境格格不入的城堡地標型建築,讓人怵目驚心而不忍回頭;嚴重破壞環境的交通建設、水庫、電廠卻成為政府的施政績效指標。
另一方面,大眾文化對於建築的熱情未減,旅行社推出的歐洲文藝復興建築之旅場場爆滿、書店舖滿了大量國外建築書籍、高消費的建築講座成為流行的休閒行為、外國建築師像傳教士一般在體育館演講。
在這種時空氛圍之下,仍有許多人在尋找台灣建築文化的出路。
例如,獨立經營了七年的「準建築人手札」、新成立的「建築改革社」等。
可以看到諸多建築人面對不同的課題,繼續為這塊土地努力著,創造出令人們感動的力量。
台灣總共有二十八間建築相關系所,將近一萬名在學學生,問題是,如何更加凝聚這份感動的力量,讓更多年輕的建築人意識到,自已是創造台灣時代的重要角色?
許多朋友討論後,決定在2007年推出一個以每位大學生自己畢業設計作品當作題目的競圖,名為「新建築人獎」。
這個活動目的有三點:
1.提高建築系設計教學與學習熱忱,
2.鼓勵優異表現者作為其他學生之楷模,
3.透過出版與展覽促成交流與學習。
新建築人獎公告之後有將近五百人報名,在上百位交件者的淚水與汗珠下展開,2007年七月順利完成在華山的評選與展覽。
評審委員包括Alexander Tzonis、林志成、林昌修、李俊仁、胡寶林、黃聲遠、廖偉立、張基義、邱文傑、鄭晃二等十位評審,其中學校教師與執業建築師各半。初選挑出四十四件作品,複選挑出十三件作品,決選挑選一件首獎、四件佳作、八件入選。
相關內容請詳見:blog.yam.com/451 for detail.
評審結束後,我與這十三位得獎的年輕人聊天,聽到背後充滿許多精采的故事,他們對於自己的設計都有一份很強韌的執著。
例如有人是在指導老師一路反對之下完成設計,但是也獲得這項全國大賽的肯定,可見除了堅持正確的方向,還必須要有能力完成自己所堅持的事情。這個競賽與評選的目的並不是要創造建築的「星光幫」,畢竟建築是一生的事業,年輕時的光環並不能保證日後的成就。
但是,它卻可以激勵更好的表現,成為看得更高更遠的墊腳石。同時,透過觀察與瞭解這些年輕的建築人,可以讓我們感受到台灣建築未來的活力。
本書收錄的四十四件作品當中,作者關心的議題以環境、社會、經濟等與「永續」相關的議題居多,其次才是關於「哲學理論」與「空間」的探討。
在許多作品中都可以看到這一代台灣年輕人不只關心眼前真實的問題,也很用心在探索未來的各種可能性。用一種比喻的方式來說,生活在台灣這塊亞熱帶海洋島嶼上的人,時常可以感受到日漸嚴重的溫室效應以及國際政治壓力,擔心海上隨時都有可能颳起強大的氣旋、無情的豪雨及大水,將會淹沒這片土地。
如果,閱讀完作品的設計說明,讀者還是無法理解設計者的想法,建議直接欣賞作品的圖像,尋找隱藏在這些圖像背後,年輕創作者內心的精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