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故宮法書精粹導讀:元明清近代篇 | 拾書所

天地:故宮法書精粹導讀:元明清近代篇

$ 300 元 原價 380

「書法是中國文化核心的核心。」哲學藝術家熊秉明曾這麼說。


欣賞歷代名帖,在文本上能引人深入體會華夏民族千年的文學、哲學與史學之深刻內涵,在藝術形式上,能使人暢遊書家所處時代之美學觀,及其追求的人生境界與藝術創新的理想美。

書法筆墨線條的瞬間萬幻,是中華文化中引人入勝之處。我們何其有幸,生長在這對固有文化保存甚豐的臺灣,尤其是可以便利地走讀故宮法書的浩瀚之美。

為使讀者自在遊走於名作的古文意涵,以及欣賞不同字體的形式美,雄獅美術邀請國立東華大學李秀華教授撰寫《絕色──故宮法書精粹導讀:晉唐篇》、《醉白─故宮法書精粹導讀:宋代篇》、《天地─故宮法書精粹導讀:元明清近代篇》三書,共十七件書法精品導讀。

本書《天地故宮法書精粹導讀:元明清近代篇》內容有:

一、清雅脫俗,風神散逸  趙孟頫《趵突泉詩》
《趵突泉詩》為存世趙書墨跡中罕見的大字作品,筆墨揉合魏晉之蕭散縱逸與唐之精謹,並流露出文人閑逸灑脫之氣質。趙氏延續二王正統書史地位,吸引元末明清無數的追隨者。

二、道士醮詞,雖禮而野  張雨《登南峰絕頂》詩
張雨一生為儒、道生涯所交織,其濃郁的道士情性,使其書風特色著重於「意」的揮灑。其《登南峰絕頂》詩作,氣勢豪邁,引人登頂而心境昂仰,充滿生命力。

三、狂怪不經・步履自高  楊維禎《晚節堂詩》
在元代之後盛行的復古書風中,楊維禎的書法為明代開啓了另一種表現主義的美學思維。《晚節堂詩》有其個人「鐵崖」體的崢嶸傲骨,書風不拘於法度,反映亂世名士的生命狀態 。

四、八面觀音、色相俱足  文徵明《醉翁亭記》
《醉翁亭記》文本為歐陽脩所作,在文徵明的書寫下,法度嚴謹,骨肉停勻,將小楷發揮到溫純精絕之境,並成為書史上美麗的書文合璧。

五、天真平淡,教外別傳  董其昌《杜律冊》
董其昌以「抄帖」取眾家之法,而成自家法之境界,為史上第一人。其《杜律冊》通篇疏空,氣勢流宕,以白大於墨的視覺效果,流露出個人風格中特有的禪意。

六、書窮蝌蚪,筆競龍蛇  王鐸《書詩》卷
王鐸因貳臣身分,書法地位於清初遭到冷落,直到近代才再度受到推崇。其《書詩》作品,完美體現高古與雄强的審美特徵,是為兼具古典法度與浪漫恣肆的連綿狂草。

七、膽敢獨造,莽率天真  齊白石《篆書五言聯》
齊白石的《篆書五言聯》一作,具秦漢古風,亦具現代人入古出新的自然風貌,文字充滿畫意,是他衰年變法後的代表作品之一。

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教授莫家良於本書的推薦序文中提到這三本書的特色:

「其一,對書家的介紹,深入淺出,既道出書家生平、思想,亦兼及其交友圈及與其相關的歷史事實,由此將書家置於特定的歷史時空之中,有利讀者「走進」書家的世界。

其二,對書風的介紹,以細膩的手法分析,並逐字選出,甚至將個別筆畫或部位圈出,以說明用筆、結體,以至章法的特點。這種方法參用了西方的風格分析法,好處是具體而清晰,能讓讀者容易明白風格形成的特點,避免一般「印象式」描述只能意會的局限。

其三,對於書蹟的內容,不僅提供釋文,更在內文加以分析,其中對具有文學價值之作,分析尤其詳盡。書法藝術本常與文學密不可分,故觀賞書法,往往需要細讀文字內容,否則難以領略作品的真正意義。

其四,有關書蹟的流傳過程,亦是作者的關注所在,故不僅論述歷代收藏經過,亦包括重要題跋及藏家印鑑,更利用圖片將題跋及印章刊出及加以釋文,以方便讀者可以對與書法史有依存關係的鑑藏史,作進一步的認識。

除此之外,此三書的圖片處理亦甚為突出。縱觀三書所用的圖片,已超出一般所謂圖文並茂的做法,不只是作為內文的附圖,其豐富與細緻的呈現方法,實有著獨立的閱讀價值。

首先,屬於焦點的十七件故宮法書,即使是長卷,亦全件刊出,甚至包括題跋,令人一目了然,而局部放大的精選圖片,更令人賞心悅目。

其次,除了這些焦點法書外,三書亦加插了甚多相關圖片,包括書法及繪畫。這些附圖於配合內文之餘,亦有助讀者增加觀賞作品的深度與廣度。

而更為突出之處,是插圖皆配以詳細釋文,這些釋文包括本幅、題跋、印章,此是同類出版所罕見的做法。從閱讀的角度看,釋文實有其必要性,否則難窺全豹。

此外,值得再次指出的是,部分重要鑑藏印章於圖片中特別標出,並提供了釋文及藏家資料,此是三書配圖中一個異常亮麗之處。」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