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一九一八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告終,德國正式進入「威瑪共和時期」。數年間,左派與右派極端分子勢力消長,革命浪潮起落;然而之後卻也曾迎來政局穩定的黃金年代。《柏林三部曲》以威瑪共和末期的柏林為時空背景,見證政府的衰退與希特勒的崛起。
柏林首部曲
瑪爾特離開家鄉科隆,前往柏林修習藝術,渴望在重拾畫筆之餘探索這座城市;而視柏林為第二歸屬,卻對其情怯的報社記者庫爾特則久違搭上前往柏林的火車。兩人在車廂中相遇,自此生命交疊。柏林,混亂而迷人的城市,各式各樣的人充斥其中。社會名流出入喧鬧的舞廳尋歡享樂;底層人民渴求溫飽,更抱持理想;敬虔的猶太家庭,只願在此覓得美好生活。每一個人,都代表了一種柏林。
柏林二部曲
在一九二九年五月一日的暴亂鎮壓之後,德國共產黨的處境愈發艱難;共和政府日漸萎靡,一股法西斯勢力暗中崛起。
庫爾特出差期間,瑪爾特與他的前任女友往來密切,並且和暗戀她的女同學安那一同踏入女同志酒吧,自此深陷其中。於此同時,美國爵士樂隊「可可小子」遠道而來,成為舞廳「暗處」的固定演出班底,而樂隊中的豎笛手基德則與舞女寶拉發展出一段戀情。柏林是動盪德國的縮影,在這裡,沒有人能置身事外。
柏林三部曲
一九三○年,納粹黨在國會中取得超過一百個席次。希特勒充滿企圖心的佈局、戈培爾引人入勝的宣傳,使得越來越多德國人民轉而支持納粹黨。
庫爾特認為自己的記者工作無益於改善社會現況,因此陷入低潮;在酒吧被捕、遭警察驗身的安那一蹶不振,瑪爾特因此對她疏離,回頭尋找庫爾特的懷抱。另一方面,母親在五一事件中身亡的席薇亞.布朗決定全心投入共產黨的訓練。她在一次偷襲納粹黨分部的行動中,碰上失散以久的弟弟,然而弟弟卻早已隨著父親踏進納粹黨陣營。柏林變化莫測,即使身在其中,也無法掌握其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