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種影像敘事 | 拾書所

另一種影像敘事

$ 357 元 原價 420
★美學理論大師約翰‧伯格vs專業攝影名家尚‧摩爾合力探究攝影本質的經典之作!
★薩依德譽為「劃時代的原創性影像論述」!
★繼《明室》、《論攝影》、《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後又一影像思考巨著!
★探討影像敘事之道的理論與實務之作!

關於攝影,我們不停思索:
何謂真實?攝影是紀錄,抑或另一種謊言?
什麼是照片?照片意味著什麼?它們是如何生成,又如何被使用、被詮釋?
影像與文字間有何關聯?圖說是理解之必要,抑或想像力的扼殺?
為何沒有文字說明的照片,依然能令人感動莫名?
我們能否捨棄文字,純然以影像思考、敘事?

當代知名美學評論家約翰‧伯格,與瑞士知名攝影家尚‧摩爾,首度以理論結合實務的方式,延續班雅明、羅蘭‧巴特、蘇珊‧宋塔的思想傳統,為讀者揭示攝影的本質。

全書以極具創發性的方式寫就,企圖為攝影提出另一種獨特的敘事法則:
尚‧摩爾首先以13個自身拍攝的經驗,書寫他作為攝影家的反思。一張照片,就像一個「相遇之所」,身在其中的攝影者、被攝者、觀看者,以及照片的使用者,對於照片常有著彼此矛盾的關注點。這些矛盾既隱蔽,又增加了攝影圖像曖昧不明的特性。而這特性,正啟發了另一種遊走於紀實與想像間,攝影所獨有的敘事之道。
約翰‧伯格在第二部分進一步提出一個關於攝影的理論,比較攝影與繪畫的差異,並詳論照片的觀看之道。
第三部分則是兩人想像力的共同合作,也是對影像的大膽實驗,內容由150張沒有任何文字說明的相關照片構成。作者將這一系列的照片命名為〈假如每一次……〉,透過連續的影像呈現,訴說一位農婦生命史的故事。這些照片,不是報導攝影,而是以影像訴說故事的具體實例。
第四部分則試圖探討,在〈假如每一次……〉當中說故事的方式,具有何種理論上的意圖與內涵。
一連串照片,不意圖紀實,沒有隻字片語,只有純然的影像:它們訴說生命的故事,誘發記憶與回想。攝影敘事之道,由此而生……

Brand Slider